2010年1月10日(星期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2009“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第四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主题为“防慢病促健康”。特邀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妍教授就“糖尿病预防与自我管理”专题进行讲座,并针对百姓健康生活的热点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活动。新浪网健康频道作为独家门视频:糖尿病防治目的是为减少合并症和病死率
来源:新浪健康
户网络合作伙伴提供媒体支持。以下为高妍教授现场讲座文字内容实录:
尊敬的主席,各位亲爱的朋友,感谢中华医学会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糖尿病的预防问题。我想和大家主要讨论的有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以及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预防。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健康的社会负担,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在2010年印度居世界第一位,有5000万,中国是第二位,近4300万糖尿病患者。20年后,印度的糖尿病人数要超过8000万,估计中国也在6000万左右,所以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
这里是有关中国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病人患病情况的发展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到,1980年患病率1%,到1989年就成倍增加,达到2.02%,最近统计,糖尿病患病率9.6%,而糖调节异常人数更多。
人口增长远不及糖尿病患者增长得快,2003年到2025年,如果人口成人的增长由8.7亿增长到10亿,糖尿病病人则由2300万增长到4600万。
糖尿病患者常常有代谢综合症或者称胰岛素抵抗综合症。血糖增高只是这组人群的一个表现。这些人由于腹型肥胖导致多种代谢异常,不仅血糖增高,同时可以有血压增高,容易发生中风或者冠心病。所以,对糖尿病的预防,实际上包括了对代谢综合症特别是腹型肥胖的预防。在中国部分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调查中发现,高血压病人中87%可能有糖代谢异常,这也表现了有高血压可能有血脂异常的这些代谢综合症中,某一种威胁因素存在的病人,他们糖代谢异常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