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是一种顽固性疾病,西药治疗的效果是见效快,实用强。一般来说西医治疗牛皮癣主要有七种方式:激素治疗、抑制治疗、光疗、抗生素治疗、抗肿瘤药物治疗、维生素治疗等。
1、激素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霜)外用已有20年历史。强效类固醇激素软膏(霜)外用清洁、见效快,但停药易复发,长期使用副作用增多,所以很多医生倾向不用,或只短期、间断使用。
外用激素治疗是治疗轻度到中度牛皮癣的常用的办法之一。药物的强度有很大的差异,从温和型到超强型。激素的强度决定了哪些区域的皮肤可以用药和可以使用多长时间不产生副作用。过度使用后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变薄(skinthinning),伸展疤痕(stretchmark),和对该激素的抗药性(再使用无效)。
2、抑制DNA类药物
蒽林是一种处方型的局部用化合物,它用于牛皮癣治疗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它副作用不大,但会刺激或烧伤牛皮癣皮损周围的正常皮肤。蒽林让人烦的是,碰什么就弄脏什么。它有多种浓度可供处方选择,并且还有多种用药办法。
3、光线疗法
短期内使用UVB的风险很小。长期使用UVB的风险与在阳光下暴晒是一样的:皮肤癌和皮肤老化。但是长期的研究表明,大量接受UVB治疗的患者的皮肤癌发病率并未增高,这意味着UVB疗法比阳光更安全。因此,UVB疗法被认为是对中度到重度牛皮癣治疗的风险小而疗效好的办法之一。你的医生需要对你的皮肤作定期的检查。
一些患者购买了家用的UVB设备,然后在家里自己实施治疗。他们必须得到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买到UVB的设备,并且治疗过程也须由医生的指导。
短期使用PUVA的副作用常见的有胃部不适,皮肤发红发痒。长期使用会增加患皮肤色斑,皮肤早衰,白内障等的机会。在使用了合适的护目措施后,至今没有发生白内障的报告。对长期接受PUVA治疗的患者的多次调查显示,在长期使用PUVA疗法后会导致患某些皮肤癌的风险。
4、抗生素药物治疗
口服红霉素、灭滴灵口服、甲氧苄胺嘧啶治疗,还有一些抗感染药物例如:酮康唑等,效果类似,就不多做介绍了。
5.抗肿瘤药物
因牛皮癣的病理变化是表皮细胞增殖,所以以往都注重使用能抑制细胞增殖的抗癌药物,50年代起用白血宁,稍后用氨甲蝶呤(METHOTREXOTE),70年代起用乙亚胺、乙双吗啉等,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大,且停药后容易复发,再发时病情往往较重,治疗也较顽固,例如白血宁容易引起白细胞下降,甚至粒性白细胞缺乏,也可引起肝硬化及肝癌。MTX对肝脏的毒性更大,因使用乙亚胺和乙双吗啉,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己有数十例导致白血病的报告,所以这类药物目前已少用。
6.免疫制剂
牛皮癣患者有多种免疫异常,因而可采用免疫调节疗法。由于干扰素(IFN)对许多不同类型细胞具有控制生长和分化的作用,试管试验还发现IFN能影响角朊细胞增生和分化,用IFN牛皮癣后细胞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改善,提高了血清补体水平,IA水平下降,证明IFN具有一定免疫调节作用,IFN作为非特异性抑制细胞复制药物能牛皮癣及延长缓解期,提示牛皮癣的原发缺陷可能不在角朊细胞,而在刺激表皮细胞分裂的其它细胞中。
7.维生素
牛皮癣治疗一线药物,有疗效。有致畸和升高血脂作用,孕妇绝对禁忌,肝病、高血脂症患者好不用。
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的生物学活性形式,它不仅是体内的主要钙调节激素之一,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系统都有重要作用,骨化三醇及其类似物作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激素,在表皮的角朊细胞、真皮的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激活的T淋巴细胞都已发现有它的受体。骨化三醇通过与其中的受体结合,影响角朊细胞DNA的合成、抑制角朊细胞增殖,诱导角朊细胞的终期分化。主要不良反应该是高钙血症、高钙尿症、肾结石、肾钙质沉着和软组织钙化。
是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骨化三醇的类似物。Calverley(1988年)首先报道其合成,作为新的抗牛皮癣药物,由丹麦LeoDenmark公司开发和生产,1991年3月在英国、丹麦和爱尔兰上市。经研究表明钙泊三醇是角朊细胞分化和增生的强调节剂、减少牛皮癣患者表皮IL-6含量及活化的表皮T淋巴细胞数。
当然,除了这些方法之外,牛皮癣西药治疗还有其他一些治疗手段,这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以上仅供参考,以当地医生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