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青春痘

精神心理因素与青春痘有何关系

导读:心理因素是指人的个性、认识、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而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的作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因素主要通过心理感受来起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根据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理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但三者在不同疾病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心理因素是指人的个性、认识、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而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的作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因素主要通过心理感受来起作用。青春痘作为一种他人可见且影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自然也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人把它作为一种心身疾病来对待。

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受不良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人,容易患青春痘或病情相对严重。有人对103例囊肿性青春痘患者的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与105例常人做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发病前经受过事业、学业或恋爱、婚姻受挫、家庭不幸、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或工作过度紧张、工作不顺心或工作调动、住房或经济困难、犯法受罚等各类生活事件者,青春痘组有84例,而对照组为27例。两组生活事件发生总次数,青春痘组是95,而对照组为29,两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其中升学或就业受挫、学习或工作过度紧张、经济困难、失恋、对现职工作不称心等5项生活事件发生频率,青春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说明,不良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心理状态失衡,从而促使青春痘发生,还有一项对42例青春痘患者的调查提示,男性患者的个性特征为外向不稳定型,并伴有神经质和掩饰性偏低倾向。女性患者和稳定性更差一点,易焦虑、紧张、抑郁、易怒、好偏激,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下来。在所有被调查患者中,有90.48%的人有抑郁情绪,而88.33%的人有焦虑情绪反应,远远高于正常人群。这说明剧烈的情绪刺激,可促进青春痘的发生和发展。

另一方面,患青春痘者其心理行为又可因青春痘发病而发生变化,表现为神压力加剧、自卑、易怒、抑郁、害羞及焦虑等。而这些心理变化又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青春痘。他们认为,患了青春痘很没面子,影响了自己的形象,精神比较紧张,甚至产生自卑感,严重者影响工作和学习,因此要求医生尽快为其治好病。国外有研究表明,患严重青春痘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失业人群中,患严重青春痘的人明显比同性别、年龄相当的无青春痘者为多。一项包括625例患者的研究表明,男性青春痘患者失业率为16.2%,而控制期(病情得到控制)的男性仅为9.2%;女性患者失业率为14.3%,控制期仅为8.7%。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精神心理因素可影响青春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而患青春痘又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二者互为因果。因此,青春痘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亦十分必要。让患者保持一个健康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有益于青春痘患者的康复。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