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乳腺疾病 > 乳腺疾病常识

一起来认识乳房疾病

导读:病理上,良性乳房疾病可概分为纤维囊肿病变、纤维腺瘤及其变异、乳突性病灶、表皮增生性疾病、乳房炎症、硬化性病灶及一些少见的疾病。

到底甚么是良性乳房疾病?良性乳房疾病是一笼统名称,涵盖着一群混杂的疾病及各种处理上的问题,其中某些可能有发展成癌症的危险性。为了简化良性疾病的分类,1987年Hughes等提出了一个重要观念,认为大多数的良性乳房疾病是在正常发育及生育过程、乳房周期性改变或退化的一些小的变异所致,而这和体内荷尔蒙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

病理上,良性乳房疾病可概分为纤维囊肿病变、纤维腺瘤及其变异、乳突性病灶、表皮增生性疾病、乳房炎症、硬化性病灶及一些少见的疾病。而由前述Hughes观念来看,女性朋友在初经至约25岁前,是乳房小叶发展期,此时纤维腺瘤是常见的良性疾病,而20至25岁乳房受到周期性月经周期及怀孕荷尔蒙改变的刺激,常见的问题就是周期性的乳房疼痛,而35岁至停经后(约50岁),乳叶及乳管开始退化,妇女常碰到的则是囊肿形成及乳管扩张等问题。在面对良性乳房疾病时妇女朋友最关心的莫过于良性乳房疾病随后发生癌变的机会,除少部份合并上皮细胞增生及异形细胞外,大部份良性乳房疾病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不会增加任何随后癌变的危险性。

因大多数的良性乳房疾病是在正常发育及生育过程、乳房周期性改变或退化上等的一些小的变异的观念,不难想象绝大部份的良性乳房疾病诸如纤维囊肿、纤维腺瘤等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医生在治疗良性乳房问题时,主要为解除症状及留心某些良性疾病伴随较高的癌症机率,当诊断确立后,考量疾病的自然症状、复发的机率及往后癌变的危险性,提供病患所有相关讯息及治疗的选择模式,由于大部份的乳房良性疾病不会增加往后癌变的机会,定期追踪是安全适当的方法。

至于乳癌台湾地区每年新增乳癌患者已超过四千四百位,已是女性好发癌症的第二位,死亡率于八十五年更超越子宫颈癌。台湾妇女乳癌尚面临年龄层轻〈好发年龄在40-50岁之间,较欧美国家的好发年龄约提早十岁〉,及诊断期别较晚二大问题。

乳癌形成的确定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只知乳癌的形成是由遗传因素、荷尔蒙因素、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等许多因素共同造成。目前医学认定乳癌的危险因子有乳癌家族史、一侧乳房得过乳癌、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细胞增生现象、第一胎生育在三十岁以后、未曾生育者、停经后肥胖、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胸部大量放射线照射、中量饮酒、初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及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等。而乳癌症状90%以上以无痛性的乳房肿块表现,此肿瘤有质地坚硬、边缘不清楚、持续存在等特性。此外,异常钙化点,血样乳头分泌物,乳房皮肤异常改变,如肿块侵犯皮肤造成皮肤溃烂、凹陷、皱缩或皮下淋巴管造成皮肤为橘子皮般。乳头变平或凹陷,乳房疼痛、腋下肿块等等都可能是乳癌征兆。

医学的研究发展除了手术观念上有许多进步革新,配合手术后辅助治疗,早期乳癌患者得以痊愈并可保有乳房!经由适当的治疗,乳癌的十年存活率平均达百分之六十,第一期乳癌的存活率则高达百分之八十,零期乳癌甚至接近百分之百。而较后期病人,亦已可达到更高的治愈机会与拥有更好地生活品质!

乳房是外在器官是自己可触摸得到的,早期乳癌转移机会甚低,有绝佳的机会治愈,因此女性朋友们当保持主动正面的态度,除了养成良好饮食及运动习惯,避免停经后肥胖,每位妇女应于月经结束后一星期,自我检查乳房,随时关心自己的乳房,警觉任何变化,当发现肿块不要惊慌,立即就医,将能保护妳一生!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