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尿毒症 > 尿毒症病因

尿毒症的病因和症状

导读: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如解热镇痛药所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含马兜铃酸药物所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在近年来尿毒症已经成为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类疾病,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不仅给患者带去了很多病痛,而且治疗费用也是非常高的治愈率是比较低,所以对于尿毒症疾病人们应该多了解他的基本常识,做好积极的预防。

临床上,常见的可引起尿毒症的肾脏疾病如下: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  

(2)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如解热镇痛药所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含马兜铃酸药物所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3)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肾发育不良等。  

尿毒症是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代谢物蓄积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尿毒症是肾脏组织几乎全部纤维化,导致肾脏功能丧失的结果。肾脏纤维化是在肾脏损伤早期启动的,所以肾脏本身的疾病可以说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是尿毒症。

尿毒症的症状:

(1)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时人体代谢的酸性产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发生“尿毒症性酸中毒”。轻度慢性酸中毒时,多数患者症状较少,但如动脉血HCO3<15mmol/L,则可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钠负荷过多或容量过多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尿毒症的患者如不适当地限制水分,可导致容量负荷过度,常见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眼睑、双下肢)或/和体腔积液(胸腔、腹腔),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胸闷、活动耐量下降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和脑水肿。另一方面,当患者尿量不少,而又过度限制水分,或并发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又容易导致脱水。临床上以容量负荷过多较为常见,因此尿毒症的病人在平时应注意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除饮水外还包括汤、稀、水果等含水多的食物),诊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多补液,以防发生心衰肺水肿。

(3)钾代谢紊乱:当GFR降至20-25ml/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逐渐下降,此时易于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有一定危险,需及时治疗抢救(见高钾血症的处理)。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临床较多见的是高钾血症,因此尿毒症患者应严格限制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入,并应定期复查血钾。

(4)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磷过多和钙缺乏。慢性肾衰时肾脏生成1,25-(OH)2D3减少,使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靶器官对1,25-(OH)2D3产生抵抗,使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此外,高磷血症可使钙磷乘积升高,促使磷酸钙盐沉积,引起异位钙化、血钙降低。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磷,血磷浓度由肠道对磷的吸收及肾的排泄来调节。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磷排出减少时,血磷浓度逐渐升高,高血磷进一步抑制1,25-(OH)2D3的合成,加重低钙血症。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更多的PTH以维持血钙。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

综上所述我们大家对于尿毒症疾病的病因以及症状表现有了了解,了解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去预防和治疗尿毒症疾病,尿毒症这样的疾病非常严重,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忽视了做好对于尿毒症疾病的预防。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