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血管瘤 > 血管瘤检查

了解下血管瘤的CT检查

导读:多见于女性,40%~80%伴有结节性硬化症,病变小者仅2~3cm,大者直径可达20cm,可位于肾皮质或髓质,伴结节性硬化症者常为双侧性。

大家了解下血管瘤的CT检查吗?如果还不了解的话,请看下文详细解说,相信你一定可以了解到你所不知道的问题。

①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构瘤)由肾间质发生,肿瘤由不等量的平滑肌、成熟的脂肪组织和异常的血管组成。多见于女性,40%~80%伴有结节性硬化症,病变小者仅2~3cm,大者直径可达20cm,可位于肾皮质或髓质,伴结节性硬化症者常为双侧性。生长缓慢,瘤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楚,但无包膜。肿瘤长大后可使肾孟肾盏受压变形,肿瘤也可越过肾包膜进入肾周围间隙,但无破坏与浸润现象,也不发生转移。

CT用高度准直及稳定的X线环绕身体的某一部分做轴向横切扫描。重建的矩阵影像密度代表与衰减系数成正比的CT值,密度(亦称对比度)分辨率很高。CT值以0为水,-500~1000为气体,+500~+1000为骨髓。人体中钙化或骨化病灶为80~500,凝血块为30~85,血液为20~65,软组织为40~80,脂肪为0~100。扫描的一般方法有2种:平扫和增强。后者扫描时给病人注射静脉造影剂,以增强不同组织间的对比度,提高诊断质量。近来有动态、薄层、快速、高分辨扫描和CT影像,以缩短检查时间和提高检查质量。横切面扫描可避免前后重叠器官互相掩盖,可同时观察多个器官。利用上下相邻相切面形成三维影像,也可做经皮细胞针抽吸活检的引导。对颅内新生物,肺癌,腹腔和盆腔及腹膜后腔的实质器官,特别是肝脏原发和继发肿瘤,肺门和纵隔及腹膜后的淋巴结,显示敏感性很高,对肺、肝、肾瘤的影像学分期被誉之谓"全标准"。它使用的限制:腹部检查时胃肠道需充以不产生伪影的造影剂,影像仅限于横切面,囊性和实质性变化因部分容积效应不易鉴别,体内存留的金属夹和其他植入物易产生伪影,恶病质病人成影质量不佳。

来源于血管的肿瘤CT表现如下:

1、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又称血管母细胞瘤,良性,肿瘤组织不具有恶性征,但与血管畸形不同,术后可能复发,可发生于小脑、延髓、桥脑,脊髓及大脑半球等。肿瘤呈局限性,边界清楚,胶质细胞增生可形成假性包膜,肿瘤大多数为囊性,少数为实质性。CT平扫多数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其CT值略高于脑脊液,其边界清楚锐利,内常可见细小的附壁结节,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注入造影剂后增强扫描可见瘤结节强化,囊性区域不增强,病变周围无水肿带或有低密度水肿带,可见较粗大的血管伸入病灶。肿瘤较大时,可压迫第4脑室使之移位闭塞,可引起阻塞性脑积水,若肿瘤发生于下蚓部,则可伸入小脑延髓池内。若肿瘤出血时囊内为高密度影或混杂密度影。

2、脊髓内网状细胞瘤具有丰富的血管,有广泛生长倾向,常见于颈部,有些可长达整段颈髓范围,并向下进入胸部脊髓。近半数伴发髓内囊肿,可发生在肿瘤部位,也可与肿瘤完全分开,在囊壁上有时可见附壁结节,囊壁也偶尔可钙化。CT平扫在肿瘤区出现低密度,多位于颈胸段脊髓,范围较大,脊髓呈现不规则增粗,有时可见多发性致密条状钙化,囊变区域则表现为局限性更低密度区。增强后肿瘤本身明显强化,密度高于附近正常脊髓,有时在脊髓背侧可显示迂曲的血管,囊肿区则不增强。除CT外,在脊髓造影可出现部分性或完全性梗阻,不完全梗阻时可发现蜿蜒的血管影,颇似动静脉畸形,但血管丛较为分散。

3、眼眶内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种最常见引起眼球突出的良性肿瘤。CT平扫可显示球后眼窝或眼球旁有密度略高的软组织块影,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边界清楚,轮廓规整,密度均匀,较大时肿块可推移眼球,视神经和相邻的眼外肌等产生移位或变形,但分界仍清楚。眶内扩大,骨壁变薄,但无浸润性破坏或异常增生。肿块内可见静脉石,形圆而光滑。增强后病变内均匀强化,将图像放大并调节窗宽观察,病变区可见斑点状和条状结构,但边缘仍十分清楚,有些病变在增强后密度可不均匀。

大家通过以上的了解,想必大家现在对血管瘤检查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早期的预防血管瘤。如果您身边的朋友不幸得了血管瘤疾病,请及时有效的就医,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