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科 > 胆管癌

胆管癌的发病特点介绍

导读:胆胰管合流异常与胆管癌发病的关系kinoshita及nagata研究,胆胰管汇合共同通道超过15mm,出现胰胆反流,称为胆胰合流异常。

由于在临床当中胆管癌疾病的发病非常复杂,往往伴随着很多疾病的出现而发生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病历内容,这样能够有效的治疗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为患者的安全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1.胆石病与胆管癌的关系胆管癌患者常合并有胆囊结石,其合并率在欧美为70%~80%,日本为58.8%,我国为80%。胆管癌好发于易被结石撞击的胆囊颈部,并多发于患结石时间10年以上,故认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癌关系密切。结石直径大于3cm者,胆管癌发病的危险性比直径小于1cm者大10倍。有人认为胆石中含有致癌因子,但缺乏确切的证据,且胆石症患者中胆管癌发生率仅1%~2%。因此,胆石与胆管癌之间有无明确的因果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胆管癌患者中40%~50%有慢性胆囊炎症。有人研究胆囊切除标本发现,胆囊慢性炎症严重组比不严重组的异型细胞增殖和恶性变的比率高;在非癌部位有很高的肠上皮化生率;在癌灶内有类似肠上皮的肿瘤结构,从而认为肠上皮化生是发生癌变的重要病变。胆管癌的发生可能是:正常胆囊黏膜→慢性胆囊炎(含结石)→肠上皮化生→分化型胆管癌(肠型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2.胆囊良性息肉与腺瘤和胆管癌的关系Sawyer报告29例胆囊良性肿瘤,其中4例恶变。他复习了近20年文献资料,认为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胆囊腺瘤多单发,有蒂,癌变率约10%。若合并胆囊结石则癌变的危险性增加。有研究发现,直径小于12mm者,多为良性腺瘤;直径大于12mm者,多为恶性病变。所有原位癌和19%的浸润癌有腺瘤成分,从而认为腺瘤有癌变的可能。

3.胆胰管合流异常与胆管癌发病的关系Kinoshita及Nagata研究,胆胰管汇合共同通道超过15mm,出现胰胆反流,称为胆胰合流异常。许多作者指出胆胰管不正常的汇合,使胆管癌的发病率上升。胰胆管汇合部畸形时,胰液长期反流使胆囊黏膜不断破坏,反复再生,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有报道,ERCP检查发现胆管癌患者中,有16%合并胰-胆管汇合部畸形。Kimura等报告96例胆管癌经造影证实65例胆胰管合流异常,同时观察65例胆胰合流异常者,16.7%合并胆管癌,对照组641例胆胰管汇合正常者,胆管癌发生率为8%。另一组报告胆胰管合流异常者,胆管癌发生率为25%,正常汇合组635例,胆管癌发病率为1.9%。

4.其他因素此外,Ritchie等报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往往伴发胆管癌。Mirizzi综合征患者胆管癌的发生率增加,亦可能为病因之一。有报告胆管癌发病与胆囊管异常或先天性胆管扩张有关。

从文中介绍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胆管癌疾病的发病有着极具复杂的因素,他和很多疾病都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希望患者一旦出现了上述的相关病症,必须要及时做好身体的各项检查,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疾病隐患的存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