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耳鼻喉 > 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有哪些具体的症状

导读: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不仅仅是一个连接的导管,还具有调节中耳腔的压力、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

小儿患中耳炎疾病远大于成年患者,这是因为小儿的耳咽管比大人的都短,而且宽,所以发展的比较急,通常患儿会有明显的听力减退、儿童、耳流脓等急性症状表现,然而对于家长朋友们有很多的不解和忽略。那么,具体小儿中耳炎有哪些具体的症状表现呢?

耳鼻喉专家介绍说: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很多发的耳部疾病,主要患病人群是婴儿和儿童,成年人也有可能患上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一般是由细菌通过咽鼓管所引起的,对幼儿的危害极大。由于急性中耳炎的某些症状和有相似的地方,而且如果是婴儿发病家长也很不容易发现。

中耳的感染性炎症有三种类型:急性、慢性分泌性和慢性化脓性。急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侵进途径有三条,经咽鼓管、外耳道或中耳。少数病例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有一部分可能转为分泌物更多的慢性中耳炎,并导致失聪及耳痛。

急性中耳炎症状有什么?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粘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留意力不集中。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叫:多位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有时会尖端一下再次出现。

小儿耳部发育不完善易招感染

在儿童常见病中,中耳炎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据统计,四分之三的幼儿在3岁以前至少经历一次耳内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会感染三次以上。为什么儿童容易感染中耳炎?专家说,这与其耳部结构有关。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不仅仅是一个连接的导管,还具有调节中耳腔的压力、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小儿的咽鼓管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不仅形态上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长而成角,而是短、宽、平;而且位置低。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感冒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那里就形成了细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温床。

婴儿喂奶不当可能会引发中耳炎

此外,婴儿喂奶不当、吐奶、呛咳及拧鼻涕用力太猛时,也容易导致细菌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从而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掏耳不当致使鼓膜受损或引发中耳炎

有些父母给小儿掏挖耳朵,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不吃不睡听力下降或患中耳炎

每逢季节转换的时候,气温变化较大,小儿感冒增多,中耳炎患儿也会增多。另外,有人以为只有重感冒才会引起儿童中耳炎,其实不然,轻微的感冒也可能引起中耳炎。如果出现孩子发烧不退可考虑是中耳炎引发的。由于中耳炎一般在半夜发病,影响到小儿睡眠,还会出现睡眠失调症状。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作为家长您一定随时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稍有疏忽和大意就会由小病酿成大病,以致增加治疗的难度。另外,在平时一定要积极的去预防,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更好的遇到此病。最后,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