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癫痫病 > 癫痫病诊断

痫性波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导读:典型的尖波是由急速上升支和缓慢下降支组成,呈锯齿形状,其周期在80~200ms之间,波幅较高,常在100~200&。

痫性波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痫性波是癫痫患者脑部异常放电在脑电图上显示的一种波形图像,对癫痫的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当脑电图有特征性的痫性波时应考虑患有癫痫的可能性。癫痫专家在此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癫痫的出现症状,以及癫痫诊断的依据。

癫痫专家介绍痫性波的情况如下:

一、尖(锐)波:尖波的意义与棘波相同,也是癫痫性放电的特征波形之一。典型的尖波是由急速上升支和缓慢下降支组成,呈锯齿形状,其周期在80~200ms之间,波幅较高,常在100~200μV之间,少数可达300μV以上,可见于各种类型癫痫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中。

二、多棘波及多棘-慢综合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棘波紧紧相连成簇出现时称为多棘波。多棘波群多见于肌阵挛性癫痫,是多棘-慢综合波的一种变异形式。若棘波连续出现,数量不断增多,频率加快,或由一个脑区逐渐扩展至整个大脑时,则提示病人将出现癫痫发作,且多为大发作。若在多棘波后跟着一个或数个慢波,则称为多棘慢综合波,常成串连续出现或不规则出现。棘波波幅高低不一,但一般不超过慢波的波幅高度,常预示有痉挛发作,是肌阵挛性癫痫最具特征的波形之一。

三、高峰节律紊乱:也称高度失律。其特征是高波幅的棘波、尖波、多棘波或多棘慢综合波及慢波在时间上、部位上杂乱地毫无规律性地出现的一种波形,其波幅可达1000μV,为婴儿痉挛特征性放电图形,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1岁内多见,4岁后几乎没有,它的出现预示着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脑损伤。

四、棘波:是具有一个明显区别于背景活动的短暂尖锋波型,主波多为负性,波幅大小不一,多在100μV以上,周期在80ms左右。如在慢波背景上出现的棘波,则常提示来自原发癫痫灶或其附近区域。周期较长,多由远处病灶传播而来。如在脑电图描记中出现棘波逐渐增多现象,形成棘波节律,预示临床发作即将发生。棘波是癫痫性放电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各种类型的癫痫均可出现棘波,它的出现表明脑部有刺激性病灶,临床上有定位意义。

五、尖-慢波:是在一个尖波之后跟着一个慢波的波型。出现形式多样,多呈不规则同步爆发,也可见弥漫性或连续性出现。局灶性出现者多见于颞叶癫痫,弥漫性尖-慢节律见于顽固性大发作和失动性小发作,表示脑组织深部有较广泛的癫痫病灶。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