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宫颈癌 > 宫颈癌常识

关于中医对于宫颈癌的一些解读

导读:中发区(15~30/10万)有美国的alameda、巴西的saoqanlo、罗马尼亚的timis、波多黎各等。

宫颈癌的治疗我们不得不说,还是以西医的治疗为主的,并且要想真正的治愈宫颈癌,西医的治疗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治疗后,中医对于患者身体的抗癌治疗和调养,也是在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那么一下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医是如何解读宫颈癌的: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妇女所患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位,其好发年龄为40~59岁。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差异,高发区(>30/10万)如美国的ELpaso拉丁人,哥伦比亚的卡利、巴西的Racife等;中发区(15~30/10万)有美国的ALameda、巴西的Saoqanlo、罗马尼亚的Timis、波多黎各等;低发区(15/10万)如日本的Miyagi、芬兰、加拿大、以色利等。在我国宫颈癌的高发区从内蒙古、山西、陕西经湖北、湖南到江西,形成一个高发地带,山区患病率是平原的3倍。由于我国重视妇女保健,大力开展普查普治,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下降的趋势。随着医疗的提高,亦相应提高了早期宫颈癌的根治率。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早2000年以前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已有“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瘰聚”的记载。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所曰:“妇人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少腹弦急或苦绞痛……令人气急乏力,腰背痛连胁……”等有关描述,与现代临床上所见宫颈癌的晚期症状颇为相似。在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药物内服外,尚有药物外治,民间单验方、针灸及食疗等方法,充分发挥了传统医学其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小,在改善患者体质,提高生命质量所具有的优势。

宫颈癌在传统医学称谓不一,中医学属于“症瘕”、“五色带”、“阴疮”、“虚损”之范畴。蒙医学称之为“黑色毒痞”。他们对本病的病机描述如下:

1.中国中医学

传统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探索和总结,已渐成体系。现综合各家论述,大致归纳为三点:一是湿毒外侵:一般多由经行、产后,损伤冲任,血室正开,胞脉空虚,风寒湿毒乘虚而入,瘀阻于胞宫;二是气郁湿困:经曰:妇女以肝为先天。由于妇女生理特点等因素,故妇女的情志比较脆弱,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当所顾不遂或长期忧思忿怒,内伤七情,肝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克土,脾虚湿困,湿蕴久生热,气滞、瘀血、湿毒互相胶结,流注于下焦而致;三是下元虚寒:女子年近七七,天癸将竭,冲任脉虚,阴阳失调或房事不节,多产多育,损伤肾气,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温煦无能,以致胞脉气血运行受阻,瘀毒内结,血败内腐,终成恶症。

2.中国蒙医学

蒙医学认为:由于产后恶露等败物余毒积蓄胞宫不去,临产时产道受伤或患腺痞治不及时等所致。

很多患者们觉得治愈宫颈癌会是需要进行手术最好,但是手术治疗后的副作用,往往需要通过中医的调理来恢复,所以建议患者们患上了宫颈癌,不要偏信中医或是西医,最好是进行中西医的结合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