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肛裂疾病要趁早治疗,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被肛裂疾病所困扰,可能是在治疗上存在着误区,导致疾病总是反复发作,不能够得到治愈,一些患者因此感到非常的苦恼,疾病总是得不到治愈不仅危害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肛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患上了肛裂后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很多人因为肛裂发现在肛门,所以不好意思去治疗。但是,肛裂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将会给患者造成更多的危害。
肛裂,顾名思义为肛门皮肤撕裂,以大便干燥、便鲜血并有肛门撕裂样疼痛为特征。因其发病率高,患病后较为痛苦,而被列为肛肠常见痔、瘘、裂三大疾病之一。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肛裂发病率男女均等,好发部位主要为肛门的前、后方,但后方发病远大于前方。
中医学认为,肛裂是由于大便秘结、排便努责引起肛门皮肤裂损,反复感染邪毒致局部肛管气血运行不畅,创口失去营养所致。因此,中医主张平时应保持大便通畅,肛裂时可选用清热润肠和外用清热解毒、生肌收口的药物进行治疗。
现代医学对肛裂的研究有上百年的历史,自1838年法国外科医生首创扩张疗法用于治疗肛裂以来,国外学者对该病的病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的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肛裂的发病原因,认为其发病可能与外伤、感染、解剖结构异常、括约肌痉挛等有关。
从目前临床来看,绝大多数肛裂的起因是由于大便持续干燥,致肛门撕裂所致。肛裂早期仅为皮肤的裂伤,并不存在肛门括约肌痉挛问题,此时患者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大便并合理用药,那么肛裂是完全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愈合的。若在这一时期病人没有积极地进行治疗,亦不改变大便习惯,久而久之则会转变为慢性肛裂了。慢性肛裂由于反复大便污染和刺激极易造成裂口的反复感染,最终造成肛门括约肌纤维增生、痉挛甚至肛门炎性狭窄,到了这时只能选择手术治疗了。
把本来很容易治疗的毛病,拖成了慢性疾病,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恨”之事。临床上将肛裂分为急性期(早期)和慢性期,急性期肛裂疼痛时间短、痛苦轻;而慢性期的肛裂除了需要动手术外,还有一个典型的、普遍的症状,就是疼痛时间长,可达1小时甚至数小时,并伴有明显的撕裂样痛,患者因惧怕排便引起疼痛而故意拖延排便时间,致粪便在直肠停留时间更长,粪便中的水分进一步被吸收而变得更加干硬,硬便又可再次加重撕裂,排便时则更加疼痛,形成了一个“便秘→疼痛→便秘”的恶性循环。
看了上面文章内容的介绍,希望在以后我们患者发现自己患有肛裂疾病之后,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疾病更加容易得到康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另外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做好护理也是我们患者不能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