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年人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会疏忽对自己身体健康的照顾,这就致使他们容易患上骨质疏松这类疾病,还有很多人在身体出现初期的患病症状时不以为意,认为自己年轻力壮,这一点点的小问题扛一扛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旦错过了骨质疏松的最佳治疗时间,会为以后的治疗过程带来很大的阻力。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疼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会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减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咳嗽、肌肉运动、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4、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5、骨骼变形:
弯腰驼背,身材变矮,是主要的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6、疼痛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
7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常在50
以上提到的都是骨质疏松在早期时的发病症状,如果您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的话,千万不能忽略掉,这是身体为我们发出的提示信号,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及时去和医生进行沟通,接受正规的治疗,这一点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也希望大家多学习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