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多数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家人对孩子的照顾也非常仔细,但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这样就容易导致孩子因为蹦蹦跳跳,而患上小儿关节脱位这种症状,为了加大家长对这种疾病的了解,我们今天就请来了专家,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一下小儿关节脱位这种疾病。
1·小儿关节活动范围大,关节周围韧带松驰,牵拉负重后容易引起关节脱位。便如大人牵拉小儿手臂用车过重或小儿走路不慎跌倒都有可能引起肘关节脱位。
2·肘关节脱位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小儿常因此啼哭,伤肢手臂主动、被动攻能丧失,如不能抬臂等。脱位局部有典型的关节变形,外观与另一侧不对称。
3·幼儿由于年龄小,对于受伤过程及感觉难以用言辞表达,常用哭闹或不高兴来表示,因此家长或老师需要细心观察。检查时,幼儿因为害怕疼痛,往往不能很好合作,如勉强进行检查,难以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因此宜从估计没有受伤的部位开始检查,动作要特别轻柔。
4·关节脱位后如没有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脱位处往往会产生局部充血、肿胀现象,并可导致习惯性脱位及关节内折等并发症。因此,家长或老师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大家介绍一下肘关节脱位创伤病理。
1.肘关节后脱位
肘关节后脱位多为传达暴力及杠杆作用力所造成。患者跌仆时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仲,以至于鹰嘴尖端急骤撞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起到杠杆作用,使尺桡骨上端同时被推向后外方而导致典型的肘关节后脱位。此时前关节囊及肱前肌均撕裂,后关节囊及肱骨下端后侧骨膜可在骨膜下剥离。
2.肘关节前脱位
单纯肘关节前脱位较罕见,多为肘部旋转暴力所致,跌倒时手撑地,在前臂固定的情况下,身体沿上肢纵轴旋转,以致产生肘侧方脱位,外力继续作用,则可导致尺桡骨完全脱到肘前方。由于引起脱位的暴力多较剧烈,故软组织损伤也较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多完全损伤或撕裂,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机会也增多。
3.肘关节侧方脱位
肘关节侧方脱位又可分为内侧脱位和外侧脱位两种,外侧脱位是肘外翻应力所致,内侧脱位是肘内翻应力所致。患者跌倒后,引起肘关节后脱位的同时,由于暴力作用方向不同,可沿尺侧或桡侧向上传达,出现肘内翻或肘外翻,引起肘关节的尺、桡侧副韧带撕脱或断裂,但环状韧带仍保持完整。一般与脱位方向相对侧的韧带和关节囊损伤严重,而脱位侧的损伤反而较轻,骨端向桡侧严重移位者,可引起尺神经牵拉伤。
4.肘关节暴裂型脱位
此种肘关节脱位极少发生,此种脱位后,肱骨下端位于尺桡骨中间,并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除有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撕裂外,前臂骨间膜及环状韧带也都完全撕裂。可分为前后型与内外型两种,前后型脱位受伤时由于前臂过度旋前,脱位以肱骨滑车纵形劈开上尺桡关节,造成环状韧带和骨问膜断裂,桡骨头移位于肱骨下端的前方,尺骨鹰嘴则位于肱骨下端的后方,形成典型的肘关节前后型脱位。肘关节内外型脱位,由于暴力因素致使环状韧带撕裂,使尺桡骨上端分别移位于肘关节内、外侧,造成肘关节内外侧型脱位.
5.肘关节骨折脱位
指肘关节脱位时,由于撞击或肌肉韧带牵拉作用,合并有肘部或邻近部位的骨折。如肘关节前脱位合并尺骨鹰嘴骨折,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冠状突骨折,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骨折,肘关节外侧脱位合并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肘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外髁背侧缘骨折。
肘关节脱位时,肱三头肌肌腱和肱前肌肌腱被撕脱剥离,骨膜、韧带、关节囊均被撕裂,以至于肘窝部形成血肿,该血肿容易出现纤维化,以至骨化,引起骨化性肌炎,成为影响复位的最大障碍,并影响复位后的肘关节活动功能。移位严重的肘关节脱位可能损伤血管与神经,应予以注意。
希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小孩关节脱位这种疾病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在孩子患上这种疾病时,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第一时间带孩子进行治疗,患者在带孩子进行治疗之前,还要了解孩子的患病类型,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做到对症治疗,让孩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