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出现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伤害,而且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朋友们必须要将这种疾病重视起来,应对此病的时候还要注意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才可以,让我们往下看来认识一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有自杀危险的病人禁止住单人房间。安置于重病室,有专人巡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心理的沟通。了解其病态的内心体验,掌握病情动态变化,同时要了解病人出现自杀行为的规律。一般在凌晨、清晨、午睡或工作忙乱时及病人抑郁情绪突然好转时容易发生意外。这些时间护士要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杜绝意外事件发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检查病人携带的物品,防止病人留存各种锐器、长绳类物品,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
针对病人伤害他人行为的护理问题,采取限制病人活动范围。根据症状轻重分别隔离于兴奋室,设专人巡视护理等措施。同时帮助病人建立社会中能接受的行为模式,指导病人了解自己出现的病态思维,学会控制情绪的变化。教会病人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以非暴力行为方式处理问题,提高病人与周围人及亲属建立良好关系和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能力。
在长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为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亦十分重要。一般在急性阶段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在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作用。对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康复训练应成为其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康复训练对长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来说是关键,包括:(1)生活技能的训练;(2)工艺技能的训练;(3)积极开展工娱疗活动。
临床众多实际治疗案例表明: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长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动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能力和兴趣,总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未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激惹和迟缓症状。总之,对于长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来说,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已作为一个健康与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
所以,对于长期精神分裂症,我们在运用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综合性康复训练,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或减轻患者对于社会、家庭或医护人员等的病态、偏激认知和失望、怨恨等情绪,最大限度地恢复与改善其已经丧失或削弱的各方面功能,以尽量提高其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重新参加社会活动并提高生活质量。长期精神分裂症固然难治,患者及家属更是在无情、枯燥的岁月中苦苦等待——患者完全康复奇迹。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要加强我们的治疗信念,只要坚持系统、全面、科学的维持性治疗,长期精神分裂症并非不能控制,甚或是完全康复。
了解到了上面的这些知识之后,我们应当认识到了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护理方法是什么了,该病的出现伤害到了很多朋友的精神健康,也会让他们特别的痛苦,大家应当将精神分裂症认识清楚,出现了此病的症状之后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