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症常识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的区别

导读:它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里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体性。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但基本上很多人都会混淆两者的概念,那么到底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呢?

人格分裂在学名上称为“解离症/间歇性人格分离(DissociativeDisorders)”,别名“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它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里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体性。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而常见于戏剧,小说中。人格分裂大致可分为两类:心因性失忆症(PsychogenicAmnesia)和多重人格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精神分裂症之主要征兆被认为是基本的思考结构及认知发生碎裂。这种解离现象据信会造成思考形式障碍并导致无法分辨内在及外在的经验。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可能会自己表示有幻觉,或者,旁人可以发现他们的表现受幻觉影响。患者也可能表达明显妄想信念。

人格分裂的学名叫做“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包括了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人格解体,分离性身份障碍等病症。主要表现为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格,每个子人格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行为,思想以及情感。这些子人格交替出现,反复控制患者的行为。

而精神分裂症则属于精神病的范畴,而且是所有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类。这里的分裂并不是指人格的分裂,而是指患者的感知觉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会产生幻听,幻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自知力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以至于生活不能自理,一般还会有妄想的产生。

感知觉是否产生了损伤,这点是区分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重要依据。

人格分裂的治疗方法,目前没有专门治疗人格分裂的药物,以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为主,而且也会产生很有趣的现象,有的子人格会把药物藏起来或者不愿意服药,所以药物治疗并不是人格分裂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用的较多的是心理动力学的治疗方法,即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方法。目标是将病人的多种人格进行整合,精神分析认为人格分裂的诱因主要是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治疗师会诱导病人将压抑的创伤经历释放到意识层面中来从而修通创伤经历。另外,催眠在人格分裂中的治疗也不可忽视。

简单的说,人格分裂就是一副肉体里住了好几个灵魂,分期主宰身体。这货表现的一会儿是这样一个人、一会儿又是那样一个人。虽然但这几个人单独来看可能都比较正常,但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也可以说这货在人生这幕大戏里,一人分饰N角。

精神分裂就是清醒的肉体载着一个做梦的灵魂。这货跟正常人不一样了,他能听到、看到、感受到、并相信一些真实的环里不存在的事物。让别人看来就是脱离现实、疯疯癫癫、举止怪异、胡言乱语等等。

但是在你所看到的电影电视剧题材中,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症经常会被混淆在一起来展示,也就给了我们一个模糊的概念,希望本文能够给你一个新的认知。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