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很多的朋友都会出现一些牙病,而牙周炎就在这些疾病当中,患上牙周炎以后,患者会因为该病的原因出现很多的症状,让他们特别的痛苦,该病需要提早进行防治疗的,在这里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牙周炎的防治方法。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预防牙周炎应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3次,每次3分钟,(2)饭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对不易去除的食物碎屑,软垢,菌斑,用牙线,牙签,牙刷清洁,(4)定期检查,龈上洁治半年1次。
一旦发生牙周炎应早期治疗,因为其预后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牙周炎治疗分四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治疗阶段,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咬致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洁,拔除预后差和不利修复的牙,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第二阶段为牙周手术治疗和松动牙固定,第三阶段为永久性修复治疗,一般手术后2-3个月后进行,第四阶段为复查复治阶段,每半年一次,包括检查菌斑控制情况,卫生宣教,拍片检查,以进一步拟订治疗计划。牙周治疗成功与否关键有两点:一是周密的治疗计划和医生细致,精湛的治疗,二是病人坚持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否则医生的工作将是事倍功半,疾病也将再度发生。
牙石沉积在牙颈部,长期刺激牙龈,可以引起牙龈组织的水肿、充血龈缘糜烂,容易出血,继续发展可造成牙周溢浓,牙槽骨破坏吸收,牙齿松动。就是我们常说的牙周病,因此牙石的存在是有害无益的。
牙石较多的人要定期进行洁牙治疗。临床上常常使用的超声波洁牙术,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震荡,将牙石等污垢祛除的一种龈上洁治,而超声波洁牙器的尖端无切削磨钻功能,在治疗中无切削割磨作用,不会破坏牙齿的硬组织。这是一种方便、简单、省力、无损伤的技术。
但有些人洁牙后会出现“牙缝变宽”的现象,那是因为在牙石的“伪装”下,患者不知道在牙石的侵害下,受压迫的牙龈已严重退缩,牙根已严重暴露,牙齿已变得松动,牙与牙之间的间隙已变宽,洁牙完毕后牙龈组织肿胀消失,暴露出已受到损害的牙齿,许多患者不敢面对它,却误认为是洁牙造成的结果。其实洁牙机所产生的超声波只会使牙石脱离牙面,而不具备牙石那样“静悄悄”地破坏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本领,产生误解的人们太低估“牙石”的危害性了。
牙周炎的防治措施就给朋友们介绍这么多的内容了,牙周炎的确是多见的疾病,并且会给我们的口腔健康带来非常严重的伤害,希望广大的患者朋友们可以将讶牙周炎重视起来,而且积极的进行牙周炎的治疗,调整好自己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