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皮肌炎

患皮肌炎怎么检查才好呢

导读:肌酶谱:血肌酸磷酸激酶(cpk)最敏感,但醛缩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脱氢酶也有诊断价值,99%的患者有酶升高。

我们都知道由于皮肌炎这种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因此疾病的症状也是不尽相同,确诊疾病是需要一些检查结果的确定,那么到底患皮肌炎怎么检查才好呢?那些检查可以检测出我们是患了皮肌炎疾病呢?面对这个问题专家给我们进行了介绍。

1.尿肌酸排泄量测定:皮肌炎患者尿肌酸排泄量测定为增加,24小时肌酸排出量甚至可高达2克。

2.血清肌浆酶测定:患者进行血清肌浆酶测定时常显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醛缩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测定值增高,血清酶的增高可反映疾病的活动性,一般在肌力改善前3周~4周降低,临床复发前5周~6周升高,可预示病情的恶化。

3.肌电图改变:皮肌炎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时呈肌原性萎缩相,常见的为失神经纤维性颤动,病变肌肉示失神经现象,呈现不规则不随意的放电波形,病患肌肉不是全部肌纤维同样受累,其中多半有正常的肌纤维散在。轻用力时呈短时限的多相运动单位,最大用力时呈低电压干扰相多波增加。

4.肌酶谱:血肌酸磷酸激酶(CpK)最敏感,但醛缩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脱氢酶也有诊断价值,99%的患者有酶升高。肌炎的急性期肌酶谱升高,提示肌肉受损分解,病情好转后下降。病程中多次检测,连续观察,可判断肌炎的进展和治疗情况。

5.自身抗体:抗Jo-1抗体为特异性抗体,PM患者阳性率达30%,DM患者阳性率为10%左右。少数还可查到对PM/DM有特异性的PL-7,PL-12,SRP,M1-2,PM-Sc1抗体。不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系统性硬化症的标记性抗体。

患者一旦罹患皮肌炎疾病,一定要进行以上检查,针对疾病只有详细了解病因,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最后专家提醒广大网友朋友,对于皮肌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去正规权威的医院进行,切不可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时机。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