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就是家长的一切。所以,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很是重视,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生活中也有许多孩子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与同龄的孩子,无论是在身高、说话、行走上都比别的孩子晚,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十分的担心。那么,影响孩子发育迟缓的原因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要了解正常小儿不同年龄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妨经常与周围的小朋友进行比对,如果有落后,赶紧找医生检查一下,尤其注意神经系统的检查
其次,要了解导致发育落后的常见原因,具体包括:
过度卧床、缺乏环境刺激引起的一过性发育落后剥夺综合征;喂养不当、营养素缺乏;先天性肌张力低下症;特定发育年龄阶段的单纯肌张力增高或一过性尖足;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瘫,智力低下,自闭症,语言障碍,先天性代谢病,肌肉病,遗传病,变性病等等。
第三,重视高危儿的定期随访与发育监测,对于母亲孕期疾病、胎儿缺氧、难产、早产、双胎或多胎、新生儿期患疾病、有脑损伤家族史的小儿,半岁内最好每月检查一次,半岁后每2月检查一次,直到正常行走或会说话以后。检查结果有异常的应该做好系统干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成长。
第四,对于轻度落后的小儿不能掉以轻心,虽然不用治疗也能走会说,但将来有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运动协调不良、多动、抽动、学习困难等,甚至智力水平偏离正常。一些轻度智力低下的患儿临床表现运动里程碑获得较同龄儿稍微落后,通常1岁半左右才会独走、会主动称谓正常儿童通常1岁左右会走会说,言语发展缓慢,通常坐不住,对看书、讲故事不感兴趣,任性、爱发脾气、不听管教,但会吃、会玩。这些小儿若能在1-2岁之前及时发现并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受益终生。
第五,对于表情淡漠或单一、目光对视少、自己玩的欢、不能发音“对话”、对呼名充耳不闻的婴儿1岁内的小儿,应注意有无自闭症倾向性,应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不要等到自闭症三联症都出现时多数在3岁后才干预,疗效会大大降低。
通过上述介绍发育迟缓的原因,相信家长朋友们都有了解了。在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发育迟缓的现象,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再进行治疗。不要随便给孩子滥用药物或者营养品,以免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反而加重病情的严重性。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您带来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