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痛风 > 痛风治疗

治疗痛风要讲究哪些策略

导读:而对难治性痛风发作或以上药物有禁忌证时,可口服中等剂量的强的松或使用生物制剂,如抗白细胞介素-1或抗肿瘤坏死因子&。

痛风这种疾病是让患者很痛苦的一种疾病,而且痛风这种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在痛风治疗期间患者应该多加注意下这种疾病的饮食原则,为什么说治疗痛风要讲究策略呢?

一、急性发作期--秋水仙碱不再大剂量用

最新的欧洲抗风湿联盟治疗指南推荐,痛风急性发作应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且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研究显示,痛风急性发作的有效控制取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时机和剂量,使用越早,剂量越足(头两天剂量加倍),疗效就越明显。选用秋水仙碱时,目前多主张不良反应少而疗效不降低的小剂量疗法(每次0.5mg,每日3次),而摒弃了以往的大剂量疗法(每小时1次,每次0.5mg)。对局限于1~2个关节的持续痛风发作,为快速有效缓解症状,可关节腔内注射长效甾体类激素。而对难治性痛风发作或以上药物有禁忌证时,可口服中等剂量的强的松或使用生物制剂,如抗白细胞介素-1或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

二、作间歇期和慢性期--尿酸升高未必立即降

对于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目前认为并非只要血尿酸增高,就需立刻降尿酸。降尿酸治疗也是有适应证的,包括关节炎发作频繁(≥2次/年),持续、严重或难治性痛风关节炎伴痛风石、泌尿系结石和慢性痛风性肾病等,经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仍>536mol/L,X线片上有受累关节的破坏。

痛风早中期治疗以促尿酸排泄药为主,而中晚期以抑制尿酸合成药为主。首次开始降尿酸治疗应在痛风发作缓解后1~6周开始。降尿酸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值调整降尿酸药剂量,使血尿酸水平长期持续达标。血尿酸一般以<360mol/L为目标值,而对于有大量痛风石的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血尿酸<300mol/L也许更合适。另外,为避免降尿酸时血尿酸波动过大诱发急性发作,降尿酸药的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并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抗炎药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

三、难治性痛风--新型降尿酸药带来新希望

不少慢性痛风石性痛风患者对以上传统降尿酸药过敏、无效或不能耐受,只能寻求其他新型降尿酸药的治疗。近年来,已有多种新型降尿酸药陆续上市。

抑制尿酸合成新药如非布索坦,是一种全新的非嘌呤类高效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是别嘌醇过敏或不耐受痛风患者的有效替代品,尤适于有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其对痛风石的溶解率较高,且极少出现致死性过敏综合征。

第二代促尿酸排泄药有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剂RDEA-594。该药突出的特点是无肝毒性。Ⅱ期临床显示,其疗效与别嘌呤醇相当,对轻中度肾功不全者有效,诱发肾结石的风险极低,无严重不良事件。

如果你是痛风患者,那么以上的治疗原则一定要牢牢记住,不过只要配合医生就好了,患者要做的就是做好饮食、起居的护理,有所注意和禁忌,以防痛风反复发作。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