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血管外科 > 静脉炎

静脉炎的检查方法是什么呢?

导读:与超声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耽深静脉血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

静脉炎会影响到健康,对患者造成很大的打击。患者会感觉到患处疼痛,这是因为血液流通的出现,导致了血液瘀滞,其危害极大。这种疾病跟其他疾病有着相似的症状,所以,应该注意检查。那么,静脉炎的检查方法是什么呢?

一、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诊断。与超声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耽深静脉血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三、超声: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见到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并观察得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血栓性静脉炎。

四、深静脉造影: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较容易,局部症状体征较明显。

五、阻抗容积描记法和静脉血流描记法: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地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明显降低。

静脉炎主要有以下几点的发病原因:

一、血管壁损伤:血管损伤会使血小板发生聚集,纤维蛋白及血细胞沉积,促使血栓形成。

二、血流堵塞:长期卧床、静坐、下蹲,会使下肢血管受到挤压,导致血流缓慢、瘀滞,引发静脉炎。

三、长期输液:导管作持续性输液,可使静脉壁直接损伤,或因各种机械冲击原因损伤静脉壁,出现炎症反应。

四、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会导致静脉血瘀滞,引起营养性变化及慢性感染,使曲张的静脉缺氧、发炎,形成静脉炎。

五、血浓度高:下肢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妊娠及产后,血小板增高,同时释放出凝血因子,使血液成分改变,呈高凝状态,为静脉炎形成提供温床。

我们要注意检查方法,在确诊疾病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让病情得到缓解。平时也要注意锻炼身体,这样有助于增强体能和免疫能力,有效的避免其他的炎症出现。生活中也要注意预防,不要长时间的坐着。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