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预防梅毒还是治疗梅毒都必须要搞清楚梅毒感染的病因所在,那么梅毒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从比较专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梅毒的常见病因主要有三个。了解这三个病因就是了解梅毒的全部特性,事不宜迟,现在就来看看吧。
抵抗力
人体外存活力低,40℃时失去传染力,56℃3~5分钟、煮沸立即死亡;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不耐干燥。对肥皂水和常用消毒剂(70%酒精、0.1%石碳酸、0,1%升汞等)敏感,耐低温。
梅毒螺旋体
亦称苍白螺旋体,1905年被发现。在分类学上属螺旋体体目,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菌体细长,带均匀排列的6~12个螺旋,长5~20μm,平均长6~10μm,横径0.15μm上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常用染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体外人工培养较难,接种家兔睾丸可获得螺旋体。
免疫性
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2周后产生特异性IgM抗体,此型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感染后4周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可再感染。另外,TP破坏人体组织,使组织释放一种抗原性心脂酶,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用RPR、USR、VDRL等方法可检出,在感染TP后5~7周或出现硬下疳后2~3周转阳性。
梅毒的传染和人体抵抗力是有关系的。梅毒虽然传染性极强,但是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就会失去传染性,而如果在更高温度的环境下就会被杀灭,了解了梅毒的这三个主要发病因素对于我们预防梅毒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