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眼科 > 儿童弱视

婴儿儿童弱视有哪些原因

导读:经过各国专家在研究实践中不断阐释和补充,弱视的概念有了基本共识,即,弱视是由于视觉剥夺和或双眼相互作用的异常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低常,而眼部没有可察觉的器质性病变。

儿童弱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儿童弱视这种情况会严重的影响婴儿的视力。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儿童弱视这种疾病的常见原因以及常识。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定的问题。

弱视这一概念最初来自于希腊字“amblyopia”,意为视力迟钝。经过各国专家在研究实践中不断阐释和补充,弱视的概念有了基本共识,即,弱视是由于视觉剥夺和或双眼相互作用的异常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低常,而眼部没有可察觉的器质性病变。

但是,弱视定义世界各国并不统一。我国最早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制订了弱视定义和诊断标准,将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列为弱视。并强调,6岁以下儿童,在诊断时需注意年龄因素。

按照矫正视力水平又将弱视分为轻、中、重度。视力0.8~0.6为轻度弱视;视力0.5~0.2为中度弱视;视力≤0.1为重度弱视。

通过20多年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应用和总结,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弱视诊断标准,2010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对弱视定义以新共识的形式进行了补充。将弱视定义为,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以上。并给出发育期儿童各年龄视力参考值下限,即:3-5岁不低于0.5;6岁及以上不低于0.7。

疾病预后

弱视发生在视觉发育早期,是双眼视刺激的输入失去平衡的结果,占优势的眼成为健眼,处于劣势的眼成为弱视眼。弱视其治疗效果与年龄密切关,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获得功能治愈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弱视的疗效与弱视性质、程度、注视性质也密切相关。发病早,治疗晚,程度重,旁中心注视者疗程长,预后差。治疗依从性差也是疗效不佳的常见原因。弱视治疗强调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成年后治愈基本无望。应在学龄前这一视觉发育可塑性较强的时期积极进行治疗,争取最佳的效果。

疾病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使弱视治疗得到最佳疗效,创造完全治愈的机会。因此,普及视觉发育相关知识,在妇幼保健机构及幼教系统开展儿童早期、定期视力普查,建立合理规范的转诊机制,使视力低常的儿童及时得到检查治疗是弱视防治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

上面我们为大家介绍的这些关于儿童弱视的问题,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我们为大家普及的知识能够帮助大家多多注意儿童弱视的预防以及治疗。促进婴儿视力的健康发育。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