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科 >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有哪些常用方剂

导读:甲状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放射线,特别是对有胸腺或扁桃腺肥大的儿童给予头部放疗后,会明显地增加患甲状腺癌的机会。

目前有这样的现象,甲状腺癌已经成为很多人最担心的肿瘤科疾病,只是针对甲状腺癌,由于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让很多的甲状腺癌患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肿瘤发病中甲状腺癌是比较少见,仅占全部成年人癌症发病率的1%左右,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虽然甲状腺癌不常见,但良性甲状腺肿大或结节却是常见的疾病,大约占成年人群的3%-4%。因此,鉴别甲状腺肿物的良恶性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甲状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放射线,特别是对有胸腺或扁腺肥大的儿童给予头部放疗后,会明显地增加患甲状腺癌的机会。这种治疗在50年代以前的西方国家很普遍,但现在已不再应用了。放射线诱发甲状腺癌的作用可以持续至暴露放射线后的40年左右。

类型及特点

甲状腺癌主要有四种组织学类型:乳头样癌、滤泡样癌、髓样癌以及未分化癌。

滤泡样癌

甲状腺滤泡样癌大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15%,发病年龄常比乳头样癌稍晚,但病情进展较快,在大多数情况下,滤泡样癌与良性滤泡腺瘤的细胞学区别不大,唯一的鉴别是前者存在着甲状腺包膜或血管侵犯,或者有远处转移发生。与乳头样癌相比,滤泡样癌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机会较少,其远处转移部位通常是骨赂,可引起溶骨性病变。这种病变在X光片上表现明显,而同位素扫描往往不敏感。

许特勒细胞(Hurthlecell)是甲状腺内一种大的嗜酸性细胞,甲状腺许特勒细胞癌是滤泡样癌的一种少见的变异类型,占全部甲状腺癌病例的6%左右,好发于年龄较大的人群。

乳头样癌

甲状腺乳头样癌最为常见,占全部甲状腺癌的三分之二以及占40岁以下甲状腺癌的80%左右。这里所说的乳头样癌包括纯乳头样癌及乳头样与滤泡样癌的混合类型,因为混合型尽管含有相当多的滤泡样癌成分,但其临床特征类似于纯乳头样癌。甲状腺乳头样癌常呈现多灶性病变,在初诊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机会较大(约为50%-70%)。

大约40%的病例在X光片上可显示有层迭的小钙化灶,可提示乳头样癌的可能。甲状腺乳头样癌通常发展缓慢,80%的病人可以存活10年以上。初诊时肿瘤体积小且局限于甲状腺内的病人可以得到治愈。如果肿瘤体积大或已穿透包膜、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则病人预后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初诊时已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并不明显影响病人的预后。大约20%的乳头样癌病人有远处转移,主要部位是肿部。但即使发生了远处转移,病人也常常能生存10年以上。据尸检统计,大约5%-10%的人群有隐性的甲状腺癌存在。

髓样癌

髓样癌起源于分泌降钙激素的细胞,大约50%的甲状腺髓样癌为家族性的。体检时常常可见该肿瘤发生在甲状腺双叶。它也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性多发性内分泌肿瘤(Ha型)之一的形式出现。非家族性单发病例通常表现为甲状腺单叶病变。

与乳头样癌的情况不同,髓样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时提示预后不良。无论是原发癌还是转移灶,髓样癌常形成致密的、不规则的钙化灶。该肿瘤分泌降钙素,因此监测血中降钙素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疗效及随访病人的有用指标,同时该项检查也可用于普查病人的家族成员,以便早期发现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

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占全部甲状腺癌病例的7%左右。其恶性度最高,病情发展迅速,肿瘤主要在局部生长。迄今,尚无有效的方法治疗这组肿瘤病人。

其它少见的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包括软组织肉瘤、淋巴瘤、上皮样癌等。此外,其它部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也可以转移到甲状腺。

上文就是对甲状腺癌的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之后都会对甲状腺癌更加了解并有所帮助,甲状腺癌的治疗需要对症治疗才能好得更快。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