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白领养生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检查

导读:中毒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的酸中毒,均可使血中二氧化碳升高、ph降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或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通气量,表现为深而大的呼吸困难。

一、呼吸困难的原因

根据主要的发病机理,可将呼吸困难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一.肺源性呼吸困难:由呼吸器官病变所致,主要表现为下面三种形式:

1)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喘鸣、吸气时胸骨、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三凹征。常见于喉、气管狭窄,如炎症、水肿、异物和肿瘤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有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病。

 3)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肺炎、肺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源性肺水肿,其临床特点:

1)患者有严重的心脏病史。

2)呈混合性呼吸困难,卧位及夜间明显。

3)肺底部可出现中、小湿锣音,并随体位而变化。

4)X线检查:心影有异常改变;肺门及其附近充血或兼有肺水肿征。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的酸中毒,均可使血中二氧化碳升高、pH降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或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通气量,表现为深而大的呼吸困难;呼吸抑制剂如*、*类等中毒时,也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浅而慢。

四.血源性呼吸困难:重症贫血可因红细胞减少,血氧不足而致气促,尤以活动后显剧;大出血或休克时因缺血及血压下降,刺激呼吸中枢而引起呼吸困难。

 五.神经精神性与肌病性呼吸困难:重症脑部疾病如脑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直接累及呼吸中枢,出现异常的呼吸节律,导致呼吸困难;重症肌无力危象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另外,癔症也可有呼吸困难发作,其特点是呼吸显著频速、表浅,因呼吸性硷中毒常伴有手足搐襦症。

二、呼吸困难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发现在感染时有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过敏性疾患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的情况。

支气管-肺疾病应注意痰量、性质、气味并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痰中找结核菌等都有一定诊断价值。

2.器械检查

X线检查对因心肺疾患引起的呼吸困难均有明显的心肺X线征象。

支气管造影诊断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腺瘤和癌的情况,以协助诊断。

心脏病患者可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对慢性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做肺功能测定,诊断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用于支气管肿瘤、狭窄、异物的诊断和治疗,肺穿刺活检对肺纤维化、肿瘤等意义重大。

三、呼吸困难的鉴别

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

一、功能性胸闷(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

二、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闷。如:

1.呼吸道受阻: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突然发生的多数是由于急性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急性哮喘、急性气管内异物心脏病急性发作、急性肺梗塞等。缓慢性的胸闷则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四、呼吸困难的治疗

1.基本处理

(1)取半卧位或坐位,保证气道通畅。

(2)通气与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

(3)开展相应检查:心电、血压、血氧监测、血糖、血气分析等。

(4)建立静脉通路,补液。

(5)尽快明确原因,按相应抢救原则处理。

2.病因治疗

(1)心源性肺水肿:利尿与扩血管治疗。

(2)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扩张支气管,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

(3)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氧,必要时机械通气,去除诱因。

(4)重症肺炎,吸入性肺炎:给氧,必要时机械通气。抗感染治疗。

(5)张力性气胸: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

(6)气道异物:手法解除气道梗阻,必要时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

(7)神经肌肉疾病:给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注意呼吸道管理,病因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