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支气管扩张能治愈吗 支气管扩张的病发原因

导读:控制感染缓解症状支扩如未手术是终生存在的疾病,症状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内科用药要考虑什么时候用,用什么药,怎么用(剂量、途径及期限)。

一、患上支气管扩张能治愈吗

生活中要是患上支气管扩张要注意及时的诊断治疗。生活中很多的人会患上支气管扩张疾病,要是不幸患上支气管扩张疾病的话应注意及时的诊断治疗,支气管扩张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看看专家的解释吧。

1、控制感染缓解症状支扩如未手术是终生存在的疾病,症状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内科用药要考虑什么时候用,用什么药,怎么用(剂量、途径及期限)。不发烧,咳嗽未加剧,只有粘痰,患者无明显不适的,不必用抗生素。如痰呈脓性(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用广谱抗生素,标准剂量,最少1~2周,至痰转为粘液性。有黄绿色脓痰的,说明炎症进展,肺继续破坏,应积极用药,但要使痰转为粘液性不容易。如病情一向“稳定”,一旦恶化,也需积极治疗。对经常有粘液脓痰的,用抗生素是否有效是个问题。抗生素的选择靠经验及病人治疗后的反应,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不完全可靠。急性感染如肺炎,组织充血,肺及血中抗生素浓度高,疗效好。慢性化脓性病变对药物反应不太好,可能因:①抗生素不能透过支气管壁至管腔中,而细菌双在管腔的脓性分泌物中。②细菌对药物本身不敏感,厌氧菌(咳臭痰)也对抗药物。

用药期限意见不一致,有的人认为用药2周左右有效即可,有主张用药6~10个月以减少炎症对肺的破坏,避免发生纤维化,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由于目前临床上见到的绝大部分是慢性病,即使长期用药也不可能防止肺的破坏,治至症状消失即可。

2、体位引流支扩多发生在肺下垂部位,引流不畅。正常人排痰靠咳嗽,支扩患者支气管壁软骨及粘液清除机制已破坏,咳嗽并不能把痰全咳出,X线检查见咳嗽时近端支气管完全萎陷,痰排不出,因此最好利用重力行体位引流,使周围的痰流至肺门处较大支气管再咳出。根据各支气管不同走向,摆好体位后,深呼吸,10~15min后咳出痰来,一天施行数次,同时加胸部叩击等理疗方法。痰一天在30ml以上的,早晚都要引流。

二、支气管扩张的病发原因

支气管扩张的病发主要是因为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的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这些原因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从而致使引流不畅而加重的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诱发肺部感染。所以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

支气管扩张分两种,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支气管扩张不多见,是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存在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疾病,使肺的外周不能进一步发育,导致已发育支气管扩张,如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部分患者支气管扩张在出生后发生,但也有先天异常的因素存在,患者除支气管扩张外可伴有内脏异位和胰腺囊性纤维化病变,它实际上属于纤毛无运动综合征的一个亚型。

大部分患者在儿时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久治不愈的病史。长大后伴有呼吸道感染。气管和主支气管扩张较少见,因为较大的支气管有完整的软骨环、呼吸道清除功能较好,且管径较大,肌层及弹力纤维也较厚,故不容易发生阻塞及支气管壁的严重破坏。肺段和亚段以下的小支气管管壁支架组织薄弱,管径小,容易发生痰液潴留和阻塞,而导致支气管扩张。

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是支气管和肺的反复感染、支气管阻塞以及支气管受到牵连,三种因素相互影响。儿童时期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某些腺病毒感染)或严重的肺部感染如肺炎克雷白杆菌、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真菌、分枝杆菌以及支原体感染,使支气管各层组织尤其是平滑肌纤维和弹性纤维遭到破坏,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降低,削弱了管壁的支撑作用,吸气、咳嗽时管腔内压力增加,管腔扩张,而呼气时不能回缩,分泌物长期积存于管腔内,发展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的肉芽肿、瘢痕性狭窄,异物吸入(吸入性肺炎、吸入有害气体或硅石、滑石粉等颗粒)、黏液嵌塞或管外原因(如肿大的淋巴结、肿瘤压迫)均可使支气管腔发生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阻塞,使远端引流不畅发生感染而引起支气管扩张;随病情进展,支气管周围纤维增生、广泛胸膜增厚以及肺不张、胸腔内负压对病肺的牵引,产生对支气管牵拉,同时由于局部防御机制和清除功能降低,反复感染使支气管壁肌层萎缩,软骨破坏、张力下降,在管壁外牵拉力作用下形成持久的扩张。支气管扩张症往往经常使用抗生素,细菌耐药十分常见。通过祛痰剂及支气管扩张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消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也可通过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余肺不张伴肺部感染,处理方法除静脉给予有效抗生素。

三、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症状

支气管扩张疾病主要是影响身体的呼吸系统正常工作。早期的症状不是特别的明显,必须自己及时的观察才能更好的发现,不过总有可以察觉的方法的,这就要从支气管扩张最基本的症状来判断的。

1慢性咳嗽和咳大量脓痰:约50~90%的患者具有典型的咳嗽、咳脓性痰。早期较轻可完全无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合并感染,则咳嗽加重,痰量增多,每日可达100~400ml,呈黄绿色,痰液放置数小时后常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状痰液,中层为混浊粘液,底层为脓性坏死组织。如伴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具有恶臭味,患者常在变换体位时(如早晨起床或晚上睡下时)咳嗽加重,痰液较多,这是因为支气管扩张感染以后,其粘膜遇到破坏,纤毛消失而失去了对分泌物的清除作用,引起分泌物的积聚,当改变体位时,分泌物接触到正常粘膜,引起咳嗽反向,使大量脓性痰液咳出。

2反复咯血:反复咯血为本病的特点,约占50~75%,咯血量多少不等,可为痰中带血丝到大咯血,常因为压力较高的小支气管动脉破裂所致,血液可急骤喷出,出血量可达数百甚至上千毫升,出血后血管压力降低而收缩,出血可自动停止。咯血量与病变范围和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的患者以咯血为主要症状,咳嗽咯痰不明显,患者一般情况较好,这一类型称“干性支气管扩张”。

3发热:患者反复感染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早期可不发热,当分泌物引流不畅炎症蔓延,引起肺炎、肺脓肿、胸膜炎或脓胸时,病人可高烧。

4其他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有食欲减退、消瘦等。儿童可致生长发育和营养不良,少数患者可有继发性淀粉样变。

5体征:早期支气管病变轻,范围小,可无明显体征,病变明显时,在病变部位可闻及持续性湿罗音,排痰后罗音可暂时消失。久病患者约1/3的人可出现杵状指(趾)。

四、支气管扩张带来的并发症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实有时候,病也是同样的道理。支气管扩张并不仅仅只是支气管扩张那么简单,处理不好的话,极有可能引发并发症。那么,支气管扩张的并发症主要有哪些呢?请看下文。

1、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因反复气道化脓性感染,晚期常因其本身和远端的结构广泛破坏,导致有效肺泡通气功能下降,出现低氧和(或)高二氧化碳血症,发展为呼吸衰竭;继之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张,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是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死亡原因,应积极预防。

2、肺脓肿:支气管扩张一方面由于原有的结构受损,存在持续性感染,在此基础上局部感染加重难以控制时,易导致肺组织坏死,形成脓肿;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下呼吸道永久性的病理改变,不断出现呼吸道症状,易发生上呼吸道定植菌(尤其是厌氧菌)吸入,导致肺脓肿。由于有效抗生素的应用,肺脓肿的发生已有下降。

3、邻近或远隔器官脓肿:化脓性支气管炎或肺脓肿等局部蔓延,可引起胸膜炎、脓胸、心包炎、或经血循环到达无隔器官,发生脑内转移性脓肿。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此类并发症现已很少发生。

4、休克或窒息:短期内大咯血患者,可合并失血性休克或发生窒息。除内科积极应用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外,常需急诊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