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维生素K缺乏病的饮食禁忌维生素K缺乏病的症状表现

导读:西医治疗维生素k缺乏症的常规方法婴儿是维生素k缺乏症的主要患病人群,临床上根据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治疗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

一、维生素K缺乏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获得性、复合性出血性疾病,存在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基础疾病、出血倾向、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为其特征。

维生素K是健康饮食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如果饮食中只有不含维生素的食物,人类将难以生存。维生素帮助身体保持功能正常运转,并且每一种维生素都扮演着不同角色。我们消费的几乎所有食品和饮料中都含有这种主要维生素,它们帮助血液凝结,维持强健的骨骼。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群组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它存贮在身体脂肪组织内。

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非常多。然而,最好的来源包括深绿色蔬菜和白菜,菠菜,香菜,甜菜,菜花甘蓝等。此外,包括豆油,菜籽油,棉籽油和橄榄油在内的特定植物油也含有维生素K。但如果这些油被氢化处理,将会降低人体吸收率,维生素K的好处也会随之减少。

美国农业部有一个广泛的食物成分数据库,这是了解特定食物拥有多少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的好方法。例如,在这个数据库中查找含维生素K食物中的蛋黄酱,就会看到14.8毫升蛋黄酱包含3.7微克维生素K成分。

由于维生素K可以在体内储存,因此这种营养素的缺乏症比较罕见。一般只在人体不能正常吸收,或长时间采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造成维生素K缺乏。

多种维生素补充剂通常包含大约15微克维生素K,但有时也可以高达120微克。研究发现,每日消费半杯花椰菜(119毫升),或者吃一大份菠菜沙拉就足以减少发生髋骨骨折的可能性。通常建议成年人补充多种维生素,并且每天吃至少1杯(237毫升)深绿色绿叶蔬菜。此外,还建议用单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代替黄油等饱和脂肪。

二、西医治疗维生素K缺乏症的常规方法

婴儿是维生素K缺乏症的主要患病人群,临床上根据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治疗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

1、口服补充维生素K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纠正维生素K缺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维生素K1可促进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口服制剂需要在小肠混和到胆汁中吸收,因此不适于紧急情况下迅速纠正维生素K缺乏。新生儿通常给予维生素K1肌肉注射预防出血。如果担心肌肉或皮下注射形成血肿,维生素K也可以口服,根据缺乏的严重程度,予以5到20毫克。口服剂型的吸收需要回肠内胆参与而不够稳定。口服剂型适用于无症状的维生素K缺乏。

2、注射补充维生素K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把10-20毫克维生素K1溶解在5%的葡萄糖或0.9%的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点滴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偶见心肺骤停和/或休克发生。维生素K-1静脉给药可以在12-24小时之内纠正维生素K缺乏。如果凝血酶原时间仍不正常,应注意进一步除外肝脏疾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如果患儿存在血液成分缺陷,可输新鲜冰冻血浆补充。

 3、调节婴儿肠道菌群

此外由于维生素K部分由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在回肠内吸收,细菌必须在回肠内合成,才能为人体所利用,有些抗生素抑制上述消化道的细菌生长,影响维生素K的摄入。因此若婴儿有维生素K缺乏症,同时要使用抗生素,需要补充肠道益生菌,使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K增加。

三、维生素K缺乏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以下为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表现,当婴儿出现以下症状时,家长应予以重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是否患有维生素K缺乏症。

1、皮肤淤斑、瘀点

淤斑是由于靠近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受到外力撞击出现破裂,并将血液留存在皮肤下面造成的,直径>5mm,一旦血液被身体吸收,淤斑也就消失了。瘀点是指直径

2、血肿

血肿是由于种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婴儿患有维生素K缺乏症时,由于凝血功能异常,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出血,同时由于凝血速度减慢,止血时间延长,即使小的伤害也能导致较多的出血积聚,形成血肿。

3、生理缺陷

由于维生素K还参与骨骼代谢,维生素K参与合成BGP(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BGP能调节骨骼中磷酸钙的合成。当婴儿患有维生素K缺乏症时,骨骼代谢异常,导致如脸、鼻、骨骼和手指的发育不良。

四、维生素K缺乏症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维生素K缺乏症易并发多种出血性疾病,根据起病的急缓慢与严重程度其并发症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其治疗与预防方法如下。

1、典型并发症

典型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的常见并发症为并发出血性疾病,如皮肤出血、脐带残端渗血,大量胃肠道出血、胸腔或腹腔内出血,还可见鼻腔、肺出血,尿血和阴道出血(女性婴儿)。典型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多于生后2~5天起病,其特点为突然发生出血,其他方面均正常,也无严重潜在疾病,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血液中无纤维降解产物。注射维生素K治疗有效。孕妇孕期补充维生素K及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维生素K是常见预防措施。

2、迟发性并发症

婴儿迟发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多见于生后2周~3个月母乳喂养婴儿,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出血症状重,并发症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最严重的并发症为突发性的颅内出血。要预防迟发性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需在出生时和出生后3个月内补充维生素K,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杜绝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进而防止出现颅内出血:新生儿应出生后肌注维生素K1或口服维生素K21次,然后每隔l0天以同样的剂量口服1次至3个月,对于慢性腹泻、肝胆疾患、脂肪吸收不良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应每天肌注维生素K1,同时加强母乳的营养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