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乙脑病毒的易感人群有哪些,如何预防感染乙脑病毒呢,感染乙脑病毒有哪些症状

导读:人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仅产生隐性感染,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绝大多数成年人因此而获得免疫力。

一、乙脑病毒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乙脑的全称就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嗜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所以乙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集中于7、8、9三个月,这与夏秋季的气温、湿度适宜蚊虫滋生,又有利于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有关。

乙脑的易感人群是3岁至6岁的小儿,近些年由于疾控部门给小儿普种“乙脑疫苗”,发病率大减,但未接种的无免疫力的幼儿、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也能得病。人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仅产生隐性感染,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绝大多数成年人因此而获得免疫力。少数人经这种蚊虫叮咬约10天至15天后发病,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烧、恶心、呕吐、嗜睡、头痛,两三天后病情明显加重,常出现昏迷、躁动不安、抽搐、说胡话、呼吸不规则、颈项发硬等表现。

极重的病例可因高烧抽搐不止、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也有一部分病孩症状很轻,只有头痛和低烧,几天内就完全恢复正常。大多数病人在7天至10天内热度渐退,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少数严重病人可因惊厥、昏迷持续较久,恢复后常留有时间长短不一的精神不正常、智力减退、失语、手脚僵直不能活动等后遗症。

二、如何预防感染乙脑病毒呢

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但主要的传染源是家畜,尤其是未经过流行季节的幼猪,近年来应用疫苗免疫幼猪,以减少猪群的病毒血症,从而控制人群中乙脑流行。防蚊和灭蚊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针对库蚊的措施。进行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地鼠肾组织培养制成的灭活疫苗,经流行季节试验,保护率可达60%~90%。一般接种2次,间隔7~10;第二年加强注射一次。接种对象为10岁以下的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但高危的成人也应考虑。

接种时应注意:①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②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禁用。有人报导乙脑疫苗注射后(约2周后)出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经口服强的松龙(2mg/kg·天)迅速恢复。疫苗的免疫力一般在第二次注射后2~3周开始,维持4~6个月,因此,疫苗接种须在流行前一个月完成。

三、感染乙脑病毒有哪些症状

 1、初期起病急,体温很快升高达39℃~40℃,持续不退,伴有头痛、倦怠、食欲差、恶心和呕吐,轻度嗜睡。

 2、极期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表现。

(1)高热:体温高达40℃,并持续不退直至极期结束,一般持续7-10天。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昏迷越早、越深、越长,病情越重。

(3)抽搐:病情严重的表现。先有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发生于单肢、双肢或四肢,重者全身强直性抽搐,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并反复发生。频繁抽搐,可导致发绀、脑缺氧和脑水肿,昏迷程度加深,甚至呼吸暂停。

(4)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如呼吸表浅、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呼吸暂停等,最后呼吸停止。因脊髓病变致呼吸肌瘫痪可发生周围性呼吸衰竭。小脑扁桃体疝(颞叶钩回疝)表现为昏迷,病侧瞳孔散大,上眼睑下垂,对侧肢体瘫痪和锥体束征阳性;枕骨大孔疝则表现为极度躁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脉搏缓慢,呼吸微弱或不规则,随之呼吸于心跳停止。

四、为什么会感染乙脑病毒

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因此本病多见于夏秋雨季的7~9月份。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多数人虽有感染但并不发病,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并可产生稳固免疫力,宝宝从母亲获得的抗体,可维持3~6月,只有少数6个月以后抵抗力弱的孩子容易发病。近年来由于普遍开展乙脑疫苗的预防注射,使发病有所减少,但家长不能麻痹大意,如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

通常,当小儿被体内有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盯咬后,经10~15天即发病。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先有发热、无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1~2天后体温逐渐增高,并伴有恶心、呕吐、抽痉和意识障碍。患儿同时有嗜睡或昏睡甚至昏迷,或是表现为谵妄(说胡话)、躁动等精神症状。高热达40℃以上,多持续1周左右,此时患儿可因脑水肿而出现呼吸衰竭或是循环衰竭而死亡;也可因抽痉、昏迷时间较久而留下不同程度的恢复期症状甚至后遗症,如痴呆、瘫痪、失语、失明、癫痫等症状。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