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四季养生

防暑降温常识有哪些 夏季防暑降温几大方法

导读: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

一、九个常见的防暑降温常识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果汁、可乐和汽水等冷饮中,含有较多的化学物,喝多了对人体的胃肠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会直接影响消化系统。所以,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减少外出

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

人们在夏季,因为受气温影响,体内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又是诱发皮肤病的原因,如果大量的饮用白酒,则更会生湿,这样便会火上浇油。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大家一定要注意尽量保持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摄氏度为宜,即使外面天气再热,而空调室内的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二、几个第一让你夏季清热祛暑

第一粥:绿豆粥

推荐理由: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粥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粥。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第一饮:酸梅汤

推荐理由: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第一谷:薏米

推荐理由: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第一菌:木耳

推荐理由: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三、防暑降温的小方法

一、饮食起居

1、夏天天气热,日照的时间也很长。所以,大家在夏季的起居时间,应当按照迟睡早起的习惯是最好的。

外出时最好穿棉、麻类的浅色长袖衣服,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2、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常备点防暑药物:霍香正气水(丸、胶囊)、人丹、十滴水、六一散、暑症片等。

3、夏天中暑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体体内的水分散失过多,最终导致机体失水而照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依照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加饮水量,这样可以很好的补充体内所失的水分,也可以有效地达到防暑的功效。

二、入夏常备的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主要是它可以解表理气。对暑天里因中暑而产生的头昏、腹痛和呕吐有较好的疗效。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四、夏季防暑饮水常识

1、选择“健康”的好水

好水的条件,不应含有农药、重金属、细菌等有害物质,应均匀地溶解钙等无机物成分,PH值为8-9的弱碱性水为宜;水温最好低于体温,在摄氏20-25℃左右;最好含有丰富的氢离子。

2、补水最好是白开水

白开水是最好也是最安全的补水选择。白开水进入体内后最容易吸收,可以较快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养分等。白开水最好选择40℃左右的温开水。尽量不要喝冷开水甚至是冰水。另外,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果汁、汤水等。

3、喝温不喝凉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因此,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4、喝水量因人而异

有人说一天要喝够八杯水才够,其实喝多少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要求的,比如你的水份流失得更多的话,则要多喝一点,比如说你是处于室外工作者的话,那么则要多喝点水,或者说你的工作环境轻松,平时又吃了大量的汤类,粥类,或者水份流失得较少的话,则可少喝一点。应该说水喝多少还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进行喝。健康人可以以尿液颜色来判定何时应该多补充水分: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假如颜色太深就应该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