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小儿麻疹发病常伴高热 中医食疗可治小儿麻疹

导读:宝宝在这时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结膜充血等症状,很多家长会误认为宝宝是感冒了,但其实不是,小儿麻疹的出疹前会出现的症状,那么如何鉴别呢。

一、小儿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潜伏期:或有轻微体温上升

小儿麻疹什么症状,当宝宝感染了病毒,早期尚未发病的时期,一般持续10天左右。孩子在这一时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体温上升。这也是小儿麻疹的潜伏期。

 出疹前,症状类似感冒

小儿麻疹什么症状,即出疹前期,持续大约3天。宝宝在这时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结膜充血等症状,很多家长会误认为宝宝是感冒了,但其实不是,小儿麻疹的出疹前会出现的症状,那么如何鉴别呢。

口腔有些许白色小点是出疹前的显著特点

小儿麻疹什么症状,患有麻疹的孩子在出疹前,口腔会出现些许白色小点(医学上叫做麻疹粘膜斑),这也是区别麻疹与感冒的显著区别,这些小白点会逐渐蔓延至整个口腔。

出疹特点:高热伴发斑丘疹

小儿麻疹什么症状?一般持续3天左右。出疹期的孩子会发高烧,体温可达40℃以上,在耳后、发际处开始长红色斑丘疹,然后逐渐蔓延至四肢,并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

二、小儿麻疹的中医食疗方法

四味芦根茶

材料做法:芦根30克,鲜萝卜120克,葱白7个,青橄榄7枚。将上4味加水煎汤,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能解毒利咽、消肿化痰。适应于防治麻疹、白喉、流感。

牛蒡山榷饮

材料做法:牛蒡子、山楂各15克,蝉蜕、青皮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功效:适应于麻疹疹出不透,辛凉宣透。

香菜

材料做法:香菜适量,将香菜洗净切段,加水煎汤,乘热置患儿鼻旁熏,并同时蘸汤热拭颜面及颈项,可促使麻疹透发。每日1~2次。

功效:能驱风通窍。适应于小儿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透而复没。

雪梨饮

材料做法:大甜水梨一个。将甜水梨洗净,去皮、核,切成薄片,用冰镇矿泉水浸泡半日,频频饮服。每日1剂。

功效:能滋养阴液。适应于麻疹恢复期。

三、小儿麻疹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隔离时间为5天,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由于麻疹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很快就会丧失致病力,因此,只要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就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家长接触病儿后,只需在户外逗留20分钟,即可不传染他人。病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晒1~2小时就可达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状消失。为了使病儿休息好,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居室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湿润,经常要开窗通风,但要避免穿堂风,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病儿的眼睛,窗户拉上窗帘,灯泡用灯罩罩住。给病儿穿衣盖被要适当,穿盖过多,捂得全身是汗,见风反而容易感冒着凉,而引起肺炎。食物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这样不但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利于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疹子消退,进入恢复期,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3.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肺炎表现为咳嗽加重、气喘、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炎表现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像狗叫声的哮吼性咳嗽。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乏力多汗。脑炎表现为嗜睡或烦躁、头痛、剧烈呕吐甚至惊厥昏迷,如果发现上述表现,应立即请医生诊治,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4.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但使皮肤出疹子,同时还使眼结膜、口腔、鼻腔粘膜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清洗,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粘膜,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做好病儿皮肤粘膜的清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高热的护理。麻疹病儿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不超过39℃,不必采用退热措施,发热在39℃以上的,需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如按医生的指导吃少量阿斯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四、小儿麻疹的预防办法有哪些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3个月~7岁的小儿,尤其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麻疹病毒存在于患儿口腔、鼻腔及眼分泌物中,当患儿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毒随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没有出过麻疹又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的小孩吸进了麻疹病毒,90%以上就会被传染。我国早已普遍实施了麻疹疫苗的接种,不仅使麻疹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且也使其发病后的病情大大减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及青年人中多见。而且一旦患了麻疹,没有特效治疗,因此本病重在预防。

预防麻疹的具体措施如下:

①应首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有计划地按时接种麻疹疫苗,使机体获得对麻疹的自动免疫能力。我国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不宜过早接种。

②对于密切接触了麻疹患儿的易感儿应检疫观察3周,应给予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使其获得暂时性保护而不致发生麻疹或仅发生较轻的麻疹。

③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麻疹患儿即应早期隔离,避免其他孩子与之接触,以阻断其传播。麻疹患儿一般要隔离到出疹后6天,如并发肺炎,应延长隔离期至疹后10天。

④切断传播途径。患儿衣物应在阳光下爆晒,患儿曾住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应开展麻疹知识宣传教育,了解防治麻疹的常识,提高群众防病保健的水平,流行季节中易感儿童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管理好传染源麻疹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管理好麻疹病人是控制麻疹传播的重要环节。处于传染期的麻疹病人最好住院治疗,如无住院治疗条件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家治疗。患有麻疹的人最好不要外出,更不要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没出过麻疹的儿童尽量不要与麻疹病人接触,以免受到传染。切断传播途径对麻疹患儿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是因为麻疹病毒在阳光直射或空气流通的环境中20分钟左右便可失去其致病能力。对于患儿用过的衣物、被褥等要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有利于消灭麻疹病毒。

接触过传染期患儿的人再去接触易感者时,应做好消毒工作,以除去沾染的麻疹病毒,避免将其传染给易感人群。保护易感者除半岁以内的婴儿和隐性感染者外,凡是没有出过麻疹的人,无论年龄、性别,均属易感者。在麻疹流行的季节,家长对已患麻疹的儿童应停止送往幼儿园,以免传染他人。周围的易感者应及时接受被动免疫,一般在接触传染源5天内注射足量抗体能够有效阻止发病。目前,多采用麻疹活疫苗进行应急接种,在病毒感染早期接种该疫苗能有效控制发病,即便在晚期接种也不会加重病情。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