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孕妇养生

试管婴儿双胞胎能成功吗 怀上双胞胎的秘籍有哪些

导读:子宫内环境:子宫内膜是胚胎着床的最主要场所造成内膜的损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的其他病变都可能造成胚胎不能着床而影响成功率。

一、试管婴儿成功有4大因素

年龄:

年龄是试管婴儿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国内外文献报道年龄在25-34岁成功率最高,可达到45%,≥35岁以后成功率在26%~30%,》35周岁成功率会下降,》40周岁成功率在20%左右,且活产率明显下降,而且对优生影响也较大。当超过45岁一般不能用自己的卵子做试管婴儿治疗,因为成功率极低,且胚胎的染色体易发生异常。IVF治疗中高龄人群流产率大大增加,早产、死胎也高于年轻孕妇。

染色体:

在一些原发不孕或有不良妊娠史的夫妇中,有部分夫妇染色体存在着正常变异型。这些带有染色体问题的夫妇,虽然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受孕,但失败率和流产率较高。

子宫内环境:

子宫内膜是胚胎着床的最主要场所造成内膜的损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的其他病变都可能造成胚胎不能着床而影响成功率。新的研究发现,子宫内膜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糖分子,当这种糖分子缺乏时,受孕率会大大降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家会攻克这一难题,提高妊娠成功率。

 心理状态:

许多资料表明,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影响IVF治疗后成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国外有许多专家,用心理测试的量表对接受IVF治疗的夫妇做心理评估。并把评估后的情况分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接受过心理治疗,解除压力的一组比没有经过心理治疗的一组在年龄、文化程度、不孕原因、治疗计划、用药量。

二、试管婴儿双胞胎能顺产吗

如果胎儿的胎位正常、身体大小合适、母亲年龄不超过30岁、各项B超数据都比较正常,并经过医生评估后认为顺产可行,则是可以选择顺产的。

如果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无力或待产时间拖得过长时,可以适当用一些加速分娩的药物来增加子宫收缩力、缩短产程;如遇到胎儿太大或宫缩无力、产妇体力不够时,就要用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器帮助分娩。人工辅助阴道分娩比自然分娩稍困难些,但有医生的帮助,产妇大多能顺利分娩。

一对双胞胎,那肯定是欢天喜地的事,不过这种概率毕竟是小的,除了那些因为身体原因,需要采取试管婴儿的。如果采用试管婴儿的方式,最好只接受一个受精卵的移植,不建议试管婴儿生双胞胎,因为这种方法对母子并没有多大好处。

在试管婴儿越来越被普通大众熟悉的今天,试管婴儿在解决了一些夫妻无法生育的难题的同时,也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一些烦恼,其中多胞胎的增长就是其中之一。

三、试管婴儿怀双胞胎有风险吗

从卫生机构的统计数据获悉,我国有10%-15%的夫妻患有不孕症。试管婴儿作为一种成熟的辅助生殖技术,使不少不孕者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据上海第455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牟万宏介绍,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症患者把试管婴儿作为助孕首选,特别是在长时间治疗不孕症无果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就是做试管婴儿,她们更愿意在黄金生育年龄内完成受孕,而不是重复进行其他无效治疗。

试管婴儿适用于输卵管不通、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性少精、弱精、女性严重的排卵障碍、免疫性不孕、不明原因的不孕等情况。

另外生殖专家强调,试管婴儿多胞胎的几率虽然比自然怀孕的概率大,但想通过试管婴儿生多胞胎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试管婴儿多胞胎现象有一定危险性,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产儿体重过轻,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是不利的。

四、能怀上双胞胎的三大秘诀

1、服用叶酸可提高怀上双胞胎的几率

瑞典一医学研究机构最近指出,服用叶酸的女性怀双胞胎的机会比没有服用的女性高出近一倍。据报道,瑞典的研究人员自1994年开始研究分析当地孕妇曾服用药物的资料和数据,他们发现在2569名曾服用叶酸的孕妇中,她们所生的孩子每100名中就有2.8人为双胞胎婴儿,而在没有服用叶酸的孕妇中,这一比例为1.5。研究人员指出,服用叶酸导致生双胞胎机会增大的原因还不太清楚。据专家估计,叶酸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排卵的次数,使多个卵子进入子宫,因而产生双胞胎。

2、服用促排卵药

促进排卵的药物多是临床上用来治疗不孕不育症的药物,为生双胞胎而自己随便服用,不仅对准妈妈的身体有害,即便真的生下双胞胎,孩子的健康也难以保证。如果用了促排卵的药物,生双胞胎的几率的确大大提高,但是一般的健康女性每月排一个卵子,人为地使用促排卵药物使卵巢多排卵,其后果是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如头晕、恶心、肝肾功能损害等。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对母子都非常危险。

 3、增加激素

这类药物主要功效就是能促使脑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用药后能产生诱发排卵的效用,治疗不孕不育症。身体健康的女性如果服用不当,可能出现腹部痛、乳房肿痛、恶心、头晕、乏力、皮疹、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可能致癌。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