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吸入性肺炎治疗多长时间能好 老年人应该怎样预防吸入性肺炎

导读:患者常有吸入诱因史,迅速发病,多于1~3小时后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与诱发病因有关,如由于气管-食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则每于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气急。

一、吸入性肺炎一般治疗多长时间能好呢

这是不能确定的,吸入性肺炎系吸入酸性物质,动物脂肪如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pneumonitis)系吸入酸性物质、动物脂肪如食物、胃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常有吸入诱因史,迅速发病,多于1~3小时后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与诱发病因有关,如由于气管-食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则每于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气急。

吸入性肺炎临床上吸入胃内容物,由于胃酸引起的肺炎较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为多见,且更为重要。煤油、汽油、干洗剂、家具上光剂等有时可误吸多见于儿童。正常人由于喉保护性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食物和异物不易进入下呼吸道即使误吸少量液体,亦可通过咳嗽排出。在神志不清时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酒精中毒、麻醉过量或服镇静剂后,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异物即可吸入气管;食管病变如食管失驰缓症、食管上段癌肿、zenker食管憩室,食管下咽不能全部入胃,反流入气管;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食管瘘,食物可经食管直接进入气管内;医源性因素如胃管刺激咽部引起呕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影响喉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可将呕吐物吸入气道。老年人反应性差更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二、吸入性肺炎如何治疗

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给予高浓度氧吸入,应用纤支镜或气管插管将异物吸出,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纠正血容量不足可用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为避免左心室负担过重和胶体液渗漏入肺间质,可使用利尿剂。

应用肾上腺皮激素治疗尚有争论,有认为在吸入12小时内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3~4,有利于肺部炎症的吸收,但亦有持相反意见者。抗生素只用于控制继发性感染,而不主张用于预防细菌性感染,因用药既不能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发生,且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后的处理原则与上述相同。

主要治疗办法是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由于咳痰时检查厌氧菌无意义,所以常用的方法为气管内吸出物,支气管吸出物或脓胸液体的定量培养。在医院以外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病人,一般有厌氧菌感染,但医院内吸入性肺炎一般涉及多种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厌氧菌。

对于厌氧菌感染,常用药物为克林霉素60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也可选择甲硝唑合用克林霉素。对于医院内吸入性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混合性感染中的最主要成分。这些微生物易于从咳出的痰培养中发现,体外药敏试验有助于抗生素的选择。对于危重病例的抗生素经验性使用为氨基糖苷类或环丙沙星联合下述药物中的一种:第3代头孢霉素,亚胺配能,抗假单孢的青霉素或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替卡西林加棒酸)。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选用氨曲南加克林霉素。

下气道机械性阻塞可因吸入中性液体或颗粒性物质引起(如溺水者,严重意识障碍病人可吸入非酸性胃内容物或喂进的食物等)。此类病人需立即行气管吸引。颗粒性物质也可能停留在下气道内。最常见的物体是植物(如花生米)。这种事故常见于口腔尚在发育阶段的儿童,但成年人也能发生,特别是在吃时吸入肉食---“餐馆冠脉综合症”。

症状取决于物体及气道的直径。气管高位阻塞可产生急性窒息,往往出现失音和迅速死亡。较远端的气道阻塞会造成刺激性慢性咳嗽,常伴阻塞远侧的反复感染。胸部x线检查在呼气时可清楚看到患侧肺脏膨胀不全或膨胀过度;部分阻塞使心脏阴影在呼气时向健侧移动。另一诊断线索是同样的肺段有反复肺实质感染。治疗包括吸出阻塞物,通常用支气管镜。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治疗吸入性肺炎,而且吸入性肺炎的患者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三、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有哪些

 1吞咽功能训练

根据吞咽障碍部位对吞咽功能各方面进行训练,以增强其协调能力。

 1.1咽部冷刺激训练

训练时应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让患者取仰卧位30°,头部前屈,膝关节下放一软枕。刺激方法:用冰过的棉棒接触以前鄂弓为中心,包括后鄂弓、软腭、鄂弓、咽后壁及舌后部的刺激部位,应大范围、长时间地触碰刺激部位,冰并慢慢移动棉棒前端,左右相同部位交替,在上、下午各进行20~30次,当开始经口摄食时,进食前以冷刺激进行口腔内清洁,既能提高食块知觉的敏感度,又能通过刺激,提高对摄食、吞咽的注意力,从而减少误咽。如出现呕吐反射,则应终止,以免呛咳、误咽。同时加强口面部肌群运动,嘱患者每日做开闭颌、鼓腮、咀嚼、空吞咽等动作。

 1.2发音训练

由于吞咽障碍时咽喉反射是不随意的,而体内器官很难接近,从发音和语音器官考虑皆和咽下有关,可用语言进行康复训练。如嘱患者张口发“a”音,并向两侧运动发“yi”音,然后发“wu”音。发音训练一般在晨间护理后及午睡起床后进行,每次每音发3次,连续5~10次。通过张闭口动作促进口唇肌肉运动。

1.3舌部运动

嘱患者开口,将舌头向前伸出,然后作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后转舔上唇,按压硬腭部,每隔5min作1次以上运动,每天3次,分别于早、下午进行。若患者不能自动进行舌部运动时,护士可用压舌板在舌部按摩或嘱患者将舌伸出时用纱布轻轻把持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

2进食训练

2.1进食时的最佳体位

进食前应嘱患者放松精神,保持轻松,愉快情绪15~30min,让患者做直或头稍前倾45°左右。

2.2食物选择

根据老年人饮食特点,选择易被患者接受的食物,再配适量蔬菜汁和果汁,将食物做成冻冰状或糊状。

 2.3进食的协助

患者进食时,护士可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一般食团摄入每次以1汤勺大小为宜,放入食团后可将勺背部轻压舌部一下,刺激患者吞咽。每次进食小食团后,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每咽下一口应清理口腔1次。在协助患者进食过程中,可适当给患者喝一口白开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体误入气管。为防止吞咽食物误入气管,在进食时先嘱患者吸足气,吞咽前及吞咽使憋住气,这样可使声带闭合封闭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将肺中气体排除,以喷出残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对完全不能吞咽,不能摄入足够饮水量与热量的患者,可用鼻饲的方法进行鼻饲,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有效后再行经口饮食训练。

3咳嗽训练

3.1指导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避免痰液潴留。具体方法:让患者尽量取坐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2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3.2超声雾化吸入痰液粘稠不宜咳出,可遵医嘱使用生理水20ml加木舒坦针15mg雾化吸入,每日1次,每次15~20min,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做康复护理时要针对老年人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和阅历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还应努力为患者创在一个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

通过以上康复训练,坚强舌部咀嚼肌的按摩和运动,可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使患者进食时与吞咽功能密切配合,从而避免发生误吸,促进有效排痰。本组病例经有效训练,无一例发生误吸。因此,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营养和配合其他治疗,可缩短病程,保证患病期间的营养供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疾病早期康复。

四、老年人应该如何预防吸入性肺炎呢

 合理饮食

吸入性肺炎多发生于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和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因此增进饮食营养对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老年人饮食要做到清淡、细软,以有利于消化吸收。

其次,注意少吃含碎屑较多的食物,例如米饭、干面包和糕点等,防止将米粒、面包渣等误吸入气管或支气管。

第三,食物品种要多样化,各种营养素合理搭配,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

第四,吃饭时不多说话,以免引起呛咳。如果出现呛咳,必须立即停止进食,侧卧并主动咳嗽,家属可叩击其背部以促进食物颗粒排出。

 睡眠时以侧卧位为宜

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常在夜间或睡眠中。这是由于睡眠时吞咽能力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容易使口腔内的分泌物倒流入气管内。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因此而移居到下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所以,老年人不宜采取平卧位睡觉,应逐渐养成头部稍微抬高的右侧卧位或半侧卧位姿势睡眠。这两种姿势有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从而能够避免其倒流进入气管及支气管内,对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十分重要,尤其对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老年人,防止口腔分泌物的误吸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注意排痰

对一般的健康老年人来说,有痰时往往可以随时排出,并不费力。但对于长期卧床或神志不清的老年人,排痰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有时根本无法排痰,使得痰液容易被误吸而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成为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那些咳嗽无力、无法排痰和昏迷的老年患者,应当注意定时翻身、拍背和按摩局部皮肤,以促进痰液较好地排出。如果无法排痰,则应及时使用吸引器将痰液吸出,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据报道,口腔和咽部分泌物中的某些致病菌(一般为多种细菌构成的混合感染)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假如老年人能够加强口腔保健和护理,则可以明显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最好每日刷牙3次,每次饭后要漱口。住院患者应当每日进行2次口腔护理,可用1%聚烯吡酮碘含漱液每日漱口数遍。

重视心理调节

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与外界沟通较少,加之各器官功能减退,容易引起精神和心理上的异常变化,甚至产生显著的心理应激。由此而对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构成负面影响,使免疫力降低,加重病情。

所以,老年人若出现焦虑、抑郁、沮丧或自卑等心理问题时,不仅容易产生躯体疾病,而且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也将增高。对此应当予以重视,及时做好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将有利于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和发展。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