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妇科 > 妇科常识

白带褐色是怎么回事啊 如何预防白带褐色现象

导读:脓样白带:色黄或黄绿,粘稠,多有臭味,滴虫或淋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管炎均可引起。

一、白带褐色的常见原因

 ●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白带:为滴虫阴道炎的特征,可能会伴有外阴瘙痒。

●凝乳状白带:为念珠菌阴道炎特征,常伴有严重外阴瘙痒或灼痛。

 ●灰色均质鱼腥味白带:稀薄,少量到大量,味道难闻,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

 ●脓样白带:色黄或黄绿,粘稠,多有臭味,滴虫或淋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管炎均可引起。宫腔积脓、宫颈癌、阴道癌或阴道内异物残留亦可导致脓样白带。

 ●血性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应考虑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息肉或粘膜下肌瘤等。安放宫内节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带。

 ●水样白带:持续流出淘米水样白带,如果还伴有奇臭,一般为晚期宫颈癌、阴道癌或粘膜下肌瘤伴感染。阵发性排出黄色或红色水样白带应注意输卵管癌的可能。

 ●乳酪状白带:白带浓稠,略带甜味,阴部有些搔痒,应注意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黄绿色白带:白带稀薄带有泡沫,味恶臭,经常有阴道搔痒,阴道滴虫感染可导致黄绿色白带。

 ●褐色白带:白带水状,带有霉味,疑似是阴道炎,或是子宫内膜炎或是子宫内避孕器所造成。

 ●豆腐渣样或凝乳状白带:伴有外阴部奇痒者,多见于阴道霉菌感染。

 ●白带过多:常弄湿内裤,可能是子宫粘膜下肌瘤或输卵管癌引起。

二、治白带褐色食疗方

 1、茯苓粥

茯苓3钱、车前子3钱、白饭1碗、水800ml。将茯苓、车前子等药材简单冲洗后,以麻布袋装起束紧,接着放入装有800ml水量的锅中熬煮至水滚沸,汤汁呈现茶褐色、水量剩下600ml左右熄火。接着把药材包取出,放入白饭,以小火炖煮致米粒软烂、完全吸附药汁后,即可熄火食用。

 2、金樱子炖冰糖

将金樱子30克洗净,放至炖盅内,加入冰糖15克、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1小时即可,随意饮用。

 3、金菊叶鸡蛋

把金菊叶60克洗净后切碎,与打碎之鸡蛋2个搅匀,放锅内干炒(不放盐、油),将熟时加水半碗煮沸,顿服(一次服完)。

 4、木棉花粥

将木棉花30克加水适量,煎沸去渣取汁,加入大米500克煮粥,粥成服食,每日1次,每一疗程连服7日。主治细菌性阴道炎,症见白带黄臭。

 6、淮山鱼鳔瘦肉汤

山药30克洗净。猪瘦肉250克洗净,切块。鱼鳔15克用水浸发,洗净,切丝。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6、淡菜芡实墨鱼汤

将淡菜100克、墨鱼(干品)50克分别用清水浸软、洗净,连其内壳切成3-4段。芡实20克洗净。猪瘦肉100克洗净。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随意饮用。

三、白带褐色的饮食禁忌

(1)忌烟酒

吸烟能使白带异常加重,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应当禁忌,同样,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2)忌辛辣食品

辛辣食品(辣椒、姜、葱、蒜等)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肛门灼热,前后阴痒痛等症状,从而使白带异常的现象加重。

(3)忌海鲜发物

腥膻之品,如桂鱼、黄鱼、带鱼、黑鱼、、蟹等水产品可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更不利于缓解白带异常,故应忌食。

(4)忌甜腻食物

油腻食物如猪油、肥猪肉、奶油、牛油、羊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甜点心、奶油蛋糕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四、白带褐色的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

女性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应该定期检查,最好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妇科体检。

2、保证营养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睡眠充足、饮食合理、营养均衡,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应选择棉质内裤

预防白带异常,女性朋友在选择内裤的时候尽量选择棉质内裤,避免穿尼龙内裤,因为棉质内裤可以保持阴部干爽通风。

4、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白带异常一定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不对症,可能反而加重病情。治疗要坚持疗程,以防复发。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任何情况的白带增多或其他不适,立即去医院诊治。

5、应保持良好情绪

医生表示,女性朋友长时间心理压抑或者压力大也是导致白带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女性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给自己的太大的压力,适当的放松自己。尽量避免过于激动、发怒急躁。

 6、避免频繁性生活

不要有频繁的性生活行为,因为频繁的性生活或会加大病菌的感染几率。特别是在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褥期在这期间应该禁止性生活。平时应保持阴部的清洁,不洗公共盆浴,要有专用的卫生用品。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