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新生儿护理常识及喂养扫盲课

导读:但是令云云父母不解的是,孩子为什么会发生急性喉喘鸣呢?喉喘鸣是因为气流通过有病变的呼吸道最狭窄处而发出的一种异样响声,好发于冬春季节。

篇一:剖析新生儿哮喘的病因

喉喘鸣是因为气流通过有病变的呼吸道最狭窄处而发出的一种异样响声,好发于冬春季节。在婴幼儿期最常见,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才出生近一个月的云云,一周前突然出现间断呼吸困难,脸色发青,烦燥不安,起病非常急。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父母便带云云到本院治疗。检查诊断为小儿急性喉喘鸣,经吸氧,镇静,抗炎,解除喉、支气管的痉挛治疗后,云云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但是令云云父母不解的是,孩子为什么会发生急性喉喘鸣呢?

喉喘鸣是因为气流通过有病变的呼吸道最狭窄处而发出的一种异样响声,好发于冬春季节。在婴幼儿期最常见,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引起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颈蹼、喉狭窄、喉裂、喉软骨发育不良成畸形、喉软骨软化、会厌裂等。这些情况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可以出现,轻者表现为间断出现呼吸困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喉喘鸣可减轻;重者喉喘鸣伴有声嘶,可造成窒息死亡。云云是春天怀的冬天出生,怀孕时及出生后,家长都未补充钙剂和维生素、AD制剂,致使孩子在宫内发育受到影响,使喉软骨发育不良;加之在婴儿时期,小儿生长快,冬季日照时间短,晒太阳少,所以小儿生后便出现急性喉痉挛而致喉喘鸣。

其次,幼儿喉腔狭小、位置较高、组织软、淋巴组织丰富,对于一些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性喉炎、气管、支气管炎或感冒,都易引起孩子喉部充血、水肿,出现喉痉挛――喉喘鸣,咳嗽时声音嘶哑。这些小儿,因经常出现喉鸣、声嘶、呼吸困难,如同时有肺部炎症,还可引起喉部发生慢性炎症。

此外,有的小儿因吸入异物,如瓜子壳、花生米等,可突然发生剧烈的咳嗽、憋气、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1~3岁的小儿。这种情况必须及时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以免异物堵塞气管而引起肺不张,时间长了还会并发肺部反复感染,有生命危险。

对于临床出现的阵发性呼吸困难、喉喘鸣、咳嗽声嘶如犬吠样,应引起家长及医务人员的重视,必须尽快明确病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在诊断喉喘鸣时,必须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如出生时是否有窒息、脐带绕颈,并且注意喉喘鸣发生的时间及喘鸣的程度是否与体位有关,是否有吸气性的呼吸困难及吸气性三凹征(即肋骨间、胸骨上和锁骨上的组织凹陷),是否有声嘶、呼吸困难及伴有发绀,同时还必须注意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在新生儿时期,若出现单纯的喉喘鸣,可补充钙剂及鱼肝油,加强护理,多晒太阳。若是因异物引起,必须尽快取出异物

篇二:新生儿护理常识及喂养扫盲课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4、哺乳和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

母乳喂养时应采取“竖抱位”即头部略抬起,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喂奶方式。在这种姿势下新生儿和父母亲相对而视,还可增加相互间的亲密感;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母亲如有呼吸道疾病喂养时应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肤有破裂或炎症,应咨询医生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哺乳。

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尽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鲜奶,因为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不适合新生儿;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和代乳品喂养相结合)时,应先以母乳喂养为主。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此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

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3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篇三:警惕超级细菌危害新生儿

NDM-1(超级细菌),实际上是产生耐药的一种酶(基因),因其发现地最初在印度新德里,故全称为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Ⅰ型。从身份上讲,它属于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肝杆菌科的一种,目前主要包括携带NDM-1大肠杆菌和NDM-1肺炎克雷伯菌两种。之所以称它为超级细菌,是因为携带NDM-1基因的细菌,能够对包罗广谱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发生耐药,人一旦感染上这种细菌,几乎是无药可医。目前,在全球已发明使用的133种抗生素中,除多黏菌素、替加环素两种之外,NDM-1几乎让全球所有抗生素失效。而且科学家预言:仍在“顽抗”的两者,在快速变异的细菌面前,也可能很快失效。

由于婴幼儿有其自身特殊的解剖特点,加之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免疫较成人差,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导致肺部、消化道或者其他系统疾病。针对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加强护理,如有感染症状及时就诊。

NDM-1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目前感染NDM-1者多数出现在医院住院病人,通过医院患者之间、未消毒手术器械、或医护人员的手感染。超级细菌往往只能拿身体素质差的“软柿子”捏,它感染发病的人群主要是抵抗力低下者,如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儿、儿童、年老体弱者、肿瘤患者等。有正常免疫力的健康人群,一般不会传染此类耐药菌。我国孕妇均在医院生产,目前我国报道的3起感染NDM-1耐药致病细菌病例中就有两例为新生儿,说明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应特别警惕超级细菌感染。

获得NDM-1耐药酶的细菌目前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两种。因此感染细菌后主要引起肠道的炎症、肺部炎症或败血症等。一旦新生儿出现发热、咳嗽、有痰,或腹痛、腹泻、便血等表现时,家长需立即带患儿到医院住院治疗。卫生部最近下发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推荐了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等6类药物。具体推荐的治疗方案包括:对于轻、中度感染,敏感药物单用即可,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等,也可以联合用药,无效患者可以选用替加环素、多黏菌素;对于重度感染,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敏感或相对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

自我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于新生儿来说,首要是分娩时选择正规医院,通过医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其次出生后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室内干燥温暖通风,尽量减少或避免探访,从而避免感染。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