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糖尿病足病怎么治 糖尿病足病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导读:中西医结合治疗部分经过临床证实的中医药治疗可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截肢率和致残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一、糖尿病足怎么治疗呢

1、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治疗

很好的控制血糖可减少和减轻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但对已经发生的病变没有逆转作用,故应早期防治,并使用改善神经功能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主要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肌醇、神经营养剂和神经生长因子;前列腺素、抗血小板药物如西洛他唑、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2、下肢血管的手术治疗

包括各种类型的血管转流术和腔内血管成形术。经临床证实有条件实施手术的病人进行手术干预仍为治疗周围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

3、溃疡伤口的治疗

糖尿病足的伤口治疗不同于其他外伤的治疗,手术清创既要做到清除坏死组织,也要兼顾保留亚健康组织,同时配合负压吸引、红外照射、高压氧以及内科治疗,以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为后期修复打好基础。对于已干黑或出现坏疽的足趾或肢体,则应尽早截除,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

 4、中西医结合治疗

部分经过临床证实的中医药治疗可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截肢率和致残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二、糖尿病足患者怎么护理

一、穿着方面护理

足部的鞋袜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鞋子和袜子是可以起到保护足部作用的,所以糖尿病足患者在选择鞋袜的时候,一定要以健康为第一考虑因素。

要做到尺码大小合适,鞋袜质地要轻软透气,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脚减低负担。市面上有专门为糖尿病人设计的减压鞋,不妨试一下,具有不错的作用。

二、足部皮肤护理

对糖尿病人足患者来说,足部是全身最脆弱的部位。因为周围神经性病变,糖尿病足会引起皮肤异常,比如干燥少汗、干裂皴裂进而造成溃疡感染。

糖尿病足患者,特别是足部发生溃疡的前期阶段,一定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舒润。

平时,养成很好的足部清洗的习惯,清洗后用软质的棉毛巾擦拭,然后涂上一些护肤品,从而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滋润。

生活中,也可以应用一些保健小窍门,比如在洗脚时加点白醋,以起到杀菌灭毒的效果。

三、足部疾病防治

糖尿病足患者如果足部发生某些疾病,比如足癣等,极容易引发感染,进而让症状加重,加速病情的发展。

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必须特别重视足部的一些疾病,及时应用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到医院接受医治。

另外,对待脚底的老茧不能用刀片等清除,以防止伤到皮肤。在修剪指甲的时候,也一定要十分小心,尖锐的指甲也会在行走中磨破脚部。

总之,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护理,对疾病的控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在生活起居方面多加注意,时时提高警惕,才能让身体尽快康复。

三、糖尿病足病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足病怎么治 糖尿病足病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1)每日用温水或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

(2)洗脚前用手试测水温(水温度为将水放至手背皮肤耐受为宜),绝对不能用热水泡足而造成烫伤,避免皮肤破损。

(3)足洗净后,应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包括足趾缝间,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皮肤擦伤。

(4)为保护皮肤柔软,不发生皲裂,可涂抹护肤油、膏、霜,但不要涂抹于趾缝间。

(5)足汗多时不宜用爽身粉吸水,以防毛孔堵塞而感染。不宜穿着不透风的尼龙涤纶袜。宜穿棉纱袜或羊毛袜。

(6)每天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果发现足部病变应及时求医,妥善处理,切不可等闲视之,贻误了治疗时机。

(7)鸡眼、胼胝不能自行剪割,也不能用化学制剂腐蚀,应由医生处理。

(8)鞋袜要合适、宽松,每天要换袜,最好有两双鞋子更换,以便鞋内保持干燥。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

(9)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露足跟的凉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

四、糖尿病足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1.溃疡

糖尿病患者的很多足部并发症起自感觉性神经病变及轻度的自主与运动神经病变。其中感觉神经病变合并过高的机械应力,是引起足部溃疡和感染的主要始动因素。炎症与组织损害是一定程度的反复应力作用于一个特定的失去感觉的区域的结果。来自地面、鞋子或其他邻近足趾的压力或剪切力导致溃疡形成,由于缺乏正常的神经保护机制,溃疡常因骨突的存在而加重。自主神经系统的病变造成皮肤正常排汗调节功能、皮肤温度调节功能和血运调节能力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开裂。此外,正常排汗能力的丧失阻断了局部组织的再水化,造成组织进一步破坏,使得深部组织更易于细菌定植。运动神经病变在糖尿病足的发病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足内在肌的挛缩造成典型的爪状趾畸形。跖趾关节的过伸也被证明能够直接增加跖骨头下压力,使得该部位更易形成溃疡。近趾间关节屈曲造成突起的趾间关节背侧与趾尖跖侧形成溃疡的风险增加,而血管病变又使得破坏的组织难以愈合。

2.感染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皮肤软组织破坏,造成外源细菌侵入。化学趋向性改变导致白细胞反应效率低下。此外,高血糖、氧分压降低和营养不良等可共同引发组织水肿、酸积聚、高渗和低效无氧代谢。此类环境适合细菌生长,并阻碍了白细胞的功能。此外,血管疾病可造成抗生素运输受限,进一步造成细菌清除效率降低,导致局部软组织感染,甚至骨髓炎的形成。

3.神经性关节病

为渐进性的负重关节破坏性病变。神经创伤学说认为,失去痛觉和本体感觉后足部遭受反复的机械损伤或是单发的创伤会导致神经性关节病变;神经血管学说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病变区域血供增加导致骨骼吸收和强度减弱,进而,反复的创伤造成骨破坏与不稳定。

4.足趾畸形

运动神经病变导致足内在肌的挛缩,造成典型的爪状趾畸形。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