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心肌缺血判定方法 病人一般能活多久

导读:可直接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狭窄程度、病变性质和血管之间有无侧支循环等,对于明确诊断、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药物治疗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怎样判断是否有心肌缺血

诊断心肌缺血可进行两类检查:一是传统的无创性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CT、核磁共振;二是有创性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超声波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可直接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狭窄程度、病变性质和血管之间有无侧支循环等,对于明确诊断、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药物治疗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我检查排除心肌缺血:并不是所有的心前区不适都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帮您大概地排除心肌缺血的可能。

方法一:如果休息时出现胸闷症状,患者可进行散步、洗衣等增加耗氧量的活动,然后观察一下,看症状是减轻还是加重。如活动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多考虑为精神因素引起。

方法二:出现心绞痛症状时,患者可立即含服硝酸甘油,若症状在3~5分钟内没有缓解,表明胸闷症状与心肌缺血关系不大。

二、心肌缺血的病人一般能活多久

1:一般积极治疗的话,不会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的一种,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救治时间。

2:主要考虑体质较差,平时营养不良、劳累过度、休息不到或贫血、身体疾病等引起心脏的血液供应出现紊乱,平时可以没有症状,在劳累或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或气促、自汗等,休息后可以恢复正常。

3:检查确诊引起的具体原因,然后及时对症处理消除原因就能治好;如果心脏受训不严重,那就不算很厉害,影响不算大。

注意事项:心肌缺血能活多久,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心肌缺血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患者要在平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加注意,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在患病后,要保持乐观心情,积极与疾病对抗,及时就医,从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养成健康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仅对治疗心肌缺血有利,对预防各个疾病都有很大好处。

三、心肌缺血发作怎么治

由于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心肌血液(血氧)供需失衡,因此,治疗心肌缺血不外乎就是增加心肌的供氧和(或)减少心肌耗氧,从而使心肌氧的供需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1、抗血小板药物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性死亡的危险,如无禁忌证均应长期服用,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β受体阻断剂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氧,预防猝死,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β受体阻滞剂为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与硝酸酯类合用可互相取长补短,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及心率变化调整剂量。

3、钙离子拮抗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

4、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5、R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系统阻断剂可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等。

6、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如单硝酸异山梨酯。

7、溶栓药物溶解急性形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四、心肌缺血能不能激烈运动

1、合理运动时间:早晨气温较低,心肌缺血患者冬季不宜晨练,如果实在想运动,应等太阳出来后再锻炼为宜。

2、注意保暖:心肌缺血患者冬季锻炼时要注意保暖,根据寒冷变化来增减衣服,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应做相应的保护措施。

3、做好准备活动:寒冷的刺激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明显降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较差,容易造成肌肉拉伤,运动前做可做操或小步慢跑,待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再运动。

4、运动量应适宜:运动量要根据练功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来决定,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5、随时关注身体状况: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心跳加速等异常情况,要及时休息,症状严重者应进行全面检查。

除了运动要注意,心肌缺血患者冬季也应尽量避免顶着大风骑车或搬抬重物,以免心脏发生危险。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