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手足口病高烧不退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是什么

导读:手足口病病因婴幼儿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一、什么引起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病因

1)婴幼儿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

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3)感染的方式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内的整个消化道,其传播途径是粪便;口,仅少数是呼吸道。手足口病是由于食用和饮用被污染的饮料、水果、食物等造成的,而不是在拥挤的人群中通过呼吸传播的。

该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数日,50℃可以迅速灭活,烧开的水中无存活病毒。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在疾病流行期,注意食用和饮用新鲜熟食。肠道病毒是人类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其感染部位是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由于没有腹泻,临床医生往往将肠道病毒感染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明原因发热、流行性胸痛、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在治疗上往往仅仅采取对症处理。

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所以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

二、怎么确定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病因

1)婴幼儿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

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3)感染的方式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内的整个消化道,其传播途径是粪便;口,仅少数是呼吸道。手足口病是由于食用和饮用被污染的饮料、水果、食物等造成的,而不是在拥挤的人群中通过呼吸传播的。

该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数日,50℃可以迅速灭活,烧开的水中无存活病毒。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在疾病流行期,注意食用和饮用新鲜熟食。肠道病毒是人类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其感染部位是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由于没有腹泻,临床医生往往将肠道病毒感染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明原因发热、流行性胸痛、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在治疗上往往仅仅采取对症处理。

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所以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三、手足口病为什么会引起发烧

手足口病高烧不退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是什么

前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专科门诊人满为患。发热是手足口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也是家长急于就医的主要原因。下面几个是就诊时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罗俊明

1体温多少才是发热?

孩子发热不同于成人,经常是一发热就是高热,但是一般没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看孩子表现、摸小孩皮肤判断有无发热?不准确。测肛温最准,37.4℃~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腋温比肛温低0.5-0.8℃。经常有家长问,腋温要不要加0.5℃?看你根据哪个标准来判断,如果参照肛温标准就要加。

2手足口病为什么会发烧?

人体脑部有个体温调节中枢,负责体温定位,平常设为37℃左右。手足口病产生的致热原引起体温定位点上移,导致设定的“正常体温”实际上高于正常。为了便于合理选用退热方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发热的3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此期人体为了达到高于正常的设定体温,会不自主出现肌肉颤抖以增加产热,表现为寒战;四肢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丧失,表现为手脚凉、脸苍白;2)高热持续期:皮肤血管扩张,血量增加,使得皮肤温度上升,增加皮肤水分蒸发,表现为患儿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3)体温下降期:人体设法增加散热,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表现为皮肤潮红、四肢灼热、全身出汗。

3都发烧了还能耽搁吗?

研究表明适度发烧可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有利于人体控制炎症;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伤害。不少发烧烧坏了脑子的传说,真正的原因是颅内严重病变。因而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烧,如果不是高热,特别是孩子没有明显不舒服的时候,并不主张太积极的退烧。适当容忍中低热,不仅孩子家长少折腾,还有利于医生观察病情。达到高热标准才建议用退热药。

4各种退烧法,我该怎么选?

退热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两类:物理退烧法(包括冰枕、温水拭浴及酒精擦澡等)与药物退烧法(包括口服、肛塞、注射退烧药)。先来说说酒精擦澡,因为酒精快速挥发散热会引起表层血管迅速收缩,且孩子接触酒精有过敏和中毒的风险,所以不推荐手足口病患儿使用。使用其他物理退烧法,要搞清孩子的发热处于哪个阶段。如上所述,体温上升期的问题在于手足口病炎症调高了体温定位点,人体设法增加产热来达到这个温度。这个时候不能物理降温,否则适得其反,会加重寒战等不适,增加无谓的肌肉能量消耗;如果孩子有明显的畏寒怕冷,应当添加衣服保暖,同时密切监测体温,腋温38.5℃以上时可喂退烧药,以回调体温定位点。高热持续期可以给孩子多喂点水;进入体温下降期,给孩子适当减少衣服,采用温水擦拭或直接洗澡等物理降温。

5手足口病用什么退烧药比较好?

当前儿科常用的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有不同的厂家和剂型。口服制剂、肛门塞剂的退烧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如果孩子没有一吃就吐、拒绝吃药的情况,尽量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的儿童用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口服10-15毫克,每4-6小时使用1次;布洛芬的用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口服5-10毫克,每6-8小时使用1次。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按照药盒上面相应的剂量喂药也是可以的。阿司匹林、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尼美舒利等退烧药,由于副作用较大,儿科已经不用了。

6退烧无效怎么办?

手足口病患儿喂退热药后不退烧,或退了又烧的情况并不少见,不等于退热药无效,而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各种退烧药的效果都只能维持几个小时。持续高热不退,可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退烧药,最多4小时1次,不可同喂两药,疗程一般不超过3天。对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需谨慎使用退热药,因其肝脏解毒功能不完善,易发生毒副作用,以物理降温如松解包被、温水擦身等处理为主。手足口病有轻有重,高热不退或发热超过3天都是重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此时应住院或留观,接受专科治疗。

四、怎么预防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高烧不退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是什么

1.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