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夜惊症的治疗方法 如何检查夜惊症

导读:脾寒型:睡喜俯卧,曲腰而啼,哭声无力,面色青白,口中气冷,四肢不温,腹痛喜按喜暖,不乳便溏,唇舌淡白。

一、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夜惊

夜惊症的治疗方法 如何检查夜惊症

1、心热型:仰面而啼,见灯光啼甚,哭声洪亮。面赤唇红,口中气热,烦躁不安,身腹俱暖,眵泪加多,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治则:清心安神。

处方:天河水、平肝、清胃,掐五指节。

2、脾寒型:睡喜俯卧,曲腰而啼,哭声无力,面色青白,口中气冷,四肢不温,腹痛喜按喜暖,不乳便溏,唇舌淡白。

治则:温中散寒。

处方:外劳宫、补脾、平肝,掐五指节。

3、惊吓型:时现惊惧装,面色青,睡中惊惕不安,阵发性啼哭惊叫。

治则:镇惊安神。

处方:平肝清肺,天河水,小天心,五指节。

 小儿夜惊的危害

夜惊多见于4~10岁的儿童,青春期则消失。一般在过度疲劳或应激时可诱发,保持足够的睡眠,可使情况好转。

儿童时期的神经、大脑发育尚未健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发育的不成熟,对孩子的睡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小儿夜惊不止影响了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大人的睡眠质量,如果你遇到家中的宝贝好几天都啼哭不止,那一定要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及早治愈宝宝的小毛病。

二、夜惊症的检查方法

夜惊症的治疗方法 如何检查夜惊症

检查

1.多导睡眠图

可见肌电波幅突然增高,脑电脑幅降低,频率变快,有时出现为时数秒的α节律。

2.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激素等常规化验,脑电图、脑CT、脑MRI等辅助检查,了解有无躯体疾病及脑部器质性病变。

3.心理测评

人格测试如汪卫东教授研发的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症状自评量表等。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

诊断

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该病的诊断标准是:

1.反复发作的在一声惊恐性尖叫后从睡眠中醒来,不能与环境保持适当接触,并伴强烈的焦虑、躯体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及出汗等),约持续1~10分钟,通常发生在睡眠初1/3阶段。

2.对别人试图干涉夜惊发作的活动相对缺乏反应,若干涉几乎总是出现至少几分钟的定向障碍和持续动作。

3.事后遗忘,即使能回忆,也极有限。

4.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脑瘤、癫痫等)导致的继发性夜惊发作,也需排除热性惊厥。

5.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

三、孩子为什么会夜惊呢

夜惊症为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某些因素所致,发生率约占正常儿童的1%--3%,成年后可自行消失。研究发现,夜惊发作的原因可有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约有一半的夜惊症儿童有家族史,其父母某一方也有过这种情况,因而推测可能与大脑发育缺陷有关。这样的儿童在心理因素作用下比较容易发作。

心理因素:一些心理刺激因素也会成为夜惊症患病原因,比如孩子受到惊吓,突然与父母分离,父母争吵,发生意外事故,受到严厉的批评或听到看到一些恐怖的事情等,均可引起夜惊症。

其他原因:研究发现一些幼儿由于患有饶虫等寄生虫病,也可导致夜惊的发生。

夜惊症的发生程度与频率和儿童的年龄、性格有一定关系。往往敏感、胆小的儿童容易发生或经常发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惊的现象也会消失。

四、怎么防治宝宝夜惊

夜惊症的治疗方法 如何检查夜惊症

夜惊发生率约在儿童中占3%左右,男孩比女孩略多。夜惊可能发生在儿童的任何年龄段,但以5-7岁最为常见。夜惊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约2/3的患儿发生在入睡后15-30分钟。

夜惊的宝宝容易让妈妈特别担心,因为此时宝宝的表情常常表现惊骇。他会突然惊醒坐起,面露恐惧表情,但意识仍朦胧,同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脉搏加快。发作时,如果妈妈叫唤宝宝,一般很难叫醒。宝宝常会紧张地抓住任何人,似乎在继续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面对妈妈的安抚、拥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自行入睡。夜惊可一夜发生数次,也可能几天或十几天发作一次。部分宝宝夜惊时伴有夜游。

宝宝夜惊的常见原因:主要为焦虑、受惊等心理因素,如家庭成员的重病和死亡,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外伤和意外事件导致的焦虑和恐怖不安等。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