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用饮食应对日本核泄漏辐射

导读:无情的地震与海啸侵袭了一个于我们有着特殊意义的民族,网友们的各种讨论一时间也如同地震海啸一般弥漫着整个网络,不过话题很快转移到核辐射。

2011年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

2011年3月13日,福岛县政府13日发布消息称,新确认有19名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撤离的人员遭到核辐射,已确认遭核辐射的人数由此上升至22人。

无情的地震与海啸侵袭了一个于我们有着特殊意义的民族,网友们的各种讨论一时间也如同地震海啸一般弥漫着整个网络,不过话题很快转移到核辐射。日本海啸超出了设想的水平,福岛第一核电站设备因遭海啸破坏而丧失功能,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了外部。随着问题严重性的增加,人们开始担心的是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能否遭受到影响。不论事态发展到如何一种境地,我们都有必要正确认识一下核辐射。

认识核辐射,进行有效防护

核辐射(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它主要有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的穿透力小,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应注意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另外要防止伤口被污染。

β射线穿透能力介于α射线和γ射线之间,它易被人体皮肤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除了注意呼吸和进食,还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必要时采取屏蔽措施。

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很远。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2、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3、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使用铅、钢筋混凝土、水等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放射性物质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由于白细胞严重下降,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殃及后代。照射剂量超过50戈以上可以引起脑损伤,伤者可在2天死亡。

核辐射工作的职业人群由于全身长期超剂量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局部大剂量照射,可以起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内障等。

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辐射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中,白血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儿童生长迅速,细胞分裂频繁,细胞在对损伤进行自动修复时会有更大的几率出现错误,因此核辐射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