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心理 > 强迫症

囤积癖可能不属于强迫症

导读:新的研究已经在《美国医学组织》期刊上发表了,该研究表明通过对囤积癖脑电波的扫描显示他们的大脑和强迫症的不一样,这表明囤积癖和强迫症之间存在生理上的区别。

数年来,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囤积癖是强迫症的一个信号。但是,新的研究正在挑战这一观念,该研究认为患有囤积癖的人只是做决定时和常人想的不一样而已。

新的研究已经在《美国医学组织》期刊上发表了,该研究表明通过对囤积癖脑电波的扫描显示他们的大脑和强迫症的不一样,这表明囤积癖和强迫症之间存在生理上的区别。

囤积癖目前被定义为一种强迫性的、而无法从心理上摆脱的收集物品的行为。患有囤积癖的人通常对哪些物品该舍弃、什么时候该丢掉这样的问题不作考虑。

囤积癖不是“垃圾”收藏家。囤积癖不邋遢,也不懒惰。国际强迫症基金会的主席、教授杰夫•西曼斯基对美国广播公司说道:“他们大脑的一部分和我们运作的不一样。”

虽然他做了这样的评论,但是教授本人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哈特福特机构大卫•F•童林博士和他的同事用磁共振研究了患有囤积癖的成年人的脑电波,观察当这些人对是否保留物品做出决定时观测他们的神经活动情况。

童林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研究了总共107个成年人:其中43个人患有囤积癖,31个患有强迫症,33个是正常人。该小组然后让这些参与者决定保留或丢弃很普通的物品,比如垃圾邮件和报纸。

在有些测试里,垃圾邮件是测试者本人的,而在别的测试里,垃圾邮件是别人发送过来的。

当研究人员给患有囤积癖的人观看他们自己的垃圾邮件时,他们大脑中的某部分变得活跃,显示出不正常的行为在大脑中负责行为决策的部分。当他们看到的是别人的邮件时,大脑中同样的区域却没有任何活动。童林教授认为,大脑活动只存在于囤积癖的测试者人上。

根据童林教授的说法,他和他的小组之所以决定开展这个新研究是因为他们对目前流行的观点--囤积癖是强迫症的一种延伸,应该按照强迫症来治疗--不认同。

“我们对囤积癖的行为了解地越深入,越发现他们和强迫症患者的行为不一样。”他说,

“你对一种特定的心理疾病的基本信息越清楚,那么治疗该疾病就越有针对性。”

教授继续说道:他们的研究显示囤积癖并不知道他的问题。所以当他们面临对他们来说不重要的决策时,大脑通常会懒得活动。

“大脑的这些区域正是使你备受困扰的原因之一。”他说。

如果这部分被激活的话,正如囤积癖的大脑一样,那么做决定就不那么容易了。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