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结肠癌到了晚期不容易治愈,主要是因为晚期它会出现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给治疗增加难度,也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很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在化疗的过程中,患者饱受着各种摧残,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结肠癌疾病的转移注意事项,以便于我们早发现。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现状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发生率高50%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微转移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引流结直肠的静脉血流均汇入门静脉进入肝脏,肝窦是胃肠道血液回流的部位,对血流的廓清率高,是肿瘤细胞最容易着床的脏器;结直肠癌最易侵入静脉,发生率可高达20%~30%;癌细胞一旦脱落进入血循环,很容易在肝脏形成转移灶。肝脏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据国外尸解资料报道:恶性肿瘤患者40%有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率高达60%~71%。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前者是指发现结直肠癌的同时发现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灶发现的间隔6个月者为异时性肝转移,异时性肝转移约30%~40%发生在所谓的根治性切除术后,80%发生在术后2年内。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重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问题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医生应考虑到肝转移的可能,进行相关的检查。术中应常规探查肝脏,必要时可考虑术中B超检查。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诊,术后1~2年内每3~6个月随诊1次;术后3~5年内每6~12个月随诊1次;5年后每1~2年随诊1次。随诊项目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测、B超、CT和胸片等。手术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以发现吻合口及结肠其他部位有无复发。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措施:术中应注意无瘤原则、操做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挤压肿瘤,可在肿瘤切缘两侧用布带扎紧;按根治的原则切除肠管和清扫淋巴结,既要达到根治范围、又要达到彻底的程度;可采用术中门静脉置管,术后5-FU持续静滴化疗;依据病理结果制定合理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并严密随诊。
结肠癌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积极治疗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有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结肠癌或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应定期去医院咨询或检查,以便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便血往往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第一个症状,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
手术方法可分为传统开腹手术和微创腹腔镜手术,传统手术方式成熟,术式较多,直观。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自开展以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设备的完善,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用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不仅能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标准,而且创伤小,出血少,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野清晰,而且微创效果及远期生存率均与传统手术相似,受到患者欢迎及外科医师的重视,得到较迅速的推广应用。同时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对结直肠癌有效作用的提高更增加了治愈病人的可能性。
在治疗结肠癌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单单的依靠一种治疗方法,可以选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早日治愈结肠癌,另外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虽然效果较慢,但也会起到不错的效果,希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身体的健康,不要整日忙于工作,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