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就一定是癫痫病吗?一提到抽搐,人们联想最多的就是癫痫病,或小孩因为发高烧引起,不过,很多疾病都会引起患者的抽搐,抽搐还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抽搐就一定是癫痫病。
第一次抽搐排除“先心病”
很多人以为抽搐就是癫痫发作,其实,除了癫痫,先天性心脏病也可出现抽搐。先天性心脏病之所以会引起抽搐,是因为其心脏动脉血管穿过心脏肌肉,当心脏肌肉收缩时,阻断了心脏的血流,导致其心跳骤停,因此发生抽搐。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跳停止而发生抽搐。癫痫抽搐发作不如先天性心脏病发作那般凶险,由于后者发生抽搐往往伴随着心跳停止,时间长一点就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当患者发生抽搐时,应及时到医院确定病症,即使不会是癫痫病,也有可能为先心病。
抽搐并非全是癫痫
癫痫发作、高烧惊厥是最常见也为大众最熟知的抽搐原因。但急性心源性脑缺血发作引起的抽搐也不鲜见,平时容易误认为是癫痫发作而耽误了检查,失去了治疗和预防准备的时机。这些患者往往有心脏病史,如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发作时突感恶心,而后发生意识丧失,颜面及口唇青紫,四肢抽搐,发作一般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或因发生心搏骤停,如不及时心肺复苏,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死亡。其次,脑炎、脑膜炎、低血糖、中毒等也会引起抽搐,低血糖可诱发糖尿病患者的抽搐,还有的患者发生抽搐甚至可无任何诱因。癫痫的抽搐发作频繁,时间稍长,且抽搐之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恢复意识,而先天性心脏病的抽搐时间短,抽搐停止后可马上恢复意识。
上述只是分析了抽搐都可能是患得哪些类型,确切的病症还需患者到正规的专业医院进行诊治。绝不可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