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有啥?

导读:打了一个比方,他说,有些孩子眼睛近视了,家长肯定认为给孩子配一副近视眼镜,孩子就能看清楚了,但是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家长则认为孩子是不听话、爱捣乱。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必须要及时,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危害很大,所以治疗要及时,那么家长们要怎样做呢,我们做家长的要好好的掌握一下这些知识,只有掌握熟练了,才能在生活中好好的照顾孩子的健康。

多动症是病必须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等。统计显示,在我国,学龄儿童中患“多动症”的比例为4.31%-5.83%。实际上,这些孩子主管注意力的神经出了问题,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全神贯注上课、听讲。虽然有些不“闹事”,但老是走神,学习、做事,甚至玩的时候都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

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种疾病认识不足,这些孩子的就诊率较低。打了一个比方,他说,有些孩子眼睛近视了,家长肯定认为给孩子配一副近视眼镜,孩子就能看清楚了,但是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家长则认为孩子是不听话、爱捣乱。面对孩子的异常“调皮”,家长束手无策,更不知道应该看医生。

诊断无“金标准”,症状是关键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发育疾病,在医学诊断上有比较严格的程序,曾有一段时间,“多动症”诊断泛滥,有些地方超过20%的学校儿童被戴上了多动症的帽子。

医生诊断多动症主要是通过量表,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量表中,符合九个项目中的六个以上,要考虑“注意力缺陷”。符合《多动、冲动行为》量表中六项以上,考虑“多动”,如果两个表均符合,就考虑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可以看出,诊断多动症没有金标准,医生都是根据孩子的症状来确诊。事实上,还要根据父母、老师的观察来判断,比如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有这些表现;这些问题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游戏、交友和家庭生活;孩子的问题在学校如此,在家庭也是如此;还要看看孩子有没有其他精神方面疾病。

长效治疗方案全面改善ADHD症状

对于ADHD的治疗,不规律用药、药物剂量不充分、过早停药等,均有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症状的反复和波动;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对全面改善ADHD症状、改善患儿的社会功能、防止和减少共患病的出现、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华小儿神经协会、中华儿科保健协会和中华小儿精神协会联合出台的中国ADHD治疗方案中,酸哌甲酯控释片被列入一线首选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现在家长们对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和诊断方法有所了解了吧,家长们要知道孩子的健康是很重要,还有在生活中家长们要多多的带孩子做运动,帮助孩子增加免疫力,抵抗疾病的入侵。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