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是小儿常见疾病,很多家长比较容易忽视孩子的健康,觉得孩子多动是一种“活泼”的体现,并不知道多动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和危害。那么,小儿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诊断要点
1、起病于7岁前,症状至少持续六个月。
2、以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
3、对社会功能(学业或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4、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情绪障碍等。
诊断标准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诊断标准。目前多采用DSM-IV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要求满足A-E。
A症状标准:
(1)注意缺陷症状:符合下述注意缺陷症状中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①在学习、工作或其它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②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③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④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对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⑤常常难于完成有条理的任务或其它活动;⑥不喜欢、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事情(如作业或家务),常常设法逃避;⑦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书或工具等);⑧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⑨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忘四。
(2)多动/冲动症状:符合下述多动、冲动症状中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①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②在教室或其它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③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分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有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④往往不能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⑤常常一刻不停地活动,好象有个机器在驱动他;⑥常常话多;⑦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⑧在活动中常常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⑨常常打断或干扰他人(如别人讲话时插嘴或干扰其他儿童游戏)。
B病程标准:某些造成损害的症状出现在7岁前。
C某些症状造成的损害至少在两种环境(例如学校和家里)出现。
D严重程度标准:在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上具有临床意义损害的明显证据。
E排除标准:症状不是出现在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亦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或人格障碍)来解释。
通过上述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的小儿多动症的诊断标准,相信家长们有了更多的认识。过于多动症的孩子,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及时检查和治疗。多动症不仅影响孩子的生活,也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