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感冒

新生婴儿感冒的治疗和护理

导读:普通感冒①风寒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法。

生活当中有一些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出现反而感冒疾病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样的疾病有着反复发作的特性,给孩子带去了太多健康危害,为了帮助到小儿感冒疾病患者早一些得到康复,下面小编来介绍小儿感冒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一、西医

治疗

1.药物疗法可分去因疗法和支持疗法。去因疗法中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有人从初乳中提取分泌型IgA滴鼻,0.3~0.5mg/(kg·d),分6~8次,连续2~3天,疗效较好。细菌性感染则用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必须避免滥用。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如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的咽炎或扁桃体炎,青霉素有效,如2~3天后无效,应考虑其他病原体感染。

2.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和护理,发热期宜给流食或软食,多饮水;吃奶婴儿应少量多次喂奶,以免导致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室温宜恒定,保持一定湿度,有喉炎症状时更要注意。为了减轻咽痛及颈淋巴结疼痛,年长儿可用冷敷或热敷。鼻咽分泌物过多时,可取俯卧位。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等,常较体温和白细胞数更为重要。如饮食、精神如常者多预后良好;精神萎靡、多睡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者,应加警惕。

二、中医

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中称为“伤风感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型。中医称流行性感冒为“时行感冒”,其临床表现与风热感冒相似,属于风热感冒的重症。②热盛时容易引起惊厥(热惊);③易因食滞引起吐泻等胃肠证候。无论风寒或风热,其病位在表,治疗当用解表法,以辛温解表治风寒型,以辛凉解表治风热型。此外扁桃体炎为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常见病,现对其中医治疗一并叙述。

1、普通感冒①风寒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法。处方举例:麝香9g,菊花9g,苏梗6g,荆芥穗3g,连翘9g,生石膏9g。

2、流行性感冒:发病急,病情较重。全身症状较明显,容易出现营分证候,可采用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结合临床随证加减。按上述普通感冒各型,随证选加下列药物:①高热加黄芩6g;高热大便干者加小儿牛黄散,每次0.3~0.6g,每天冲服2~3次。②暑季感冒,高热神倦,恶心、呕吐,苔腻,加麝香6g,佩兰6g。③咳嗽重者加前胡9g,仁6g。④高热惊厥可加钩藤9g,蝉衣6g或珍珠母15g。⑤兼食滞者可加焦楂9g,建曲9g或莱菔子6g。

3、急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乳蛾”,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喉蛾红肿”(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和莲房蛾(相当于隐窝性急性扁桃体炎)。在急性期均为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为主要疗法,同时可应用外治法。处方举例:银花9g,连翘9g,马勃3g,板蓝根9g,射干9g,元参15g,地丁9g,青黛3g。

上面文章内容为大家总结了小儿感冒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出现小儿感冒很容易反复的发作这样的疾病影响孩子健康,让家长也是格外担忧,希望了解了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小儿感冒疾病的孩子能够早日根治疾病。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