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由于基底神经节结构和或功能存在异常等因素引起的快速、不自主的单一或复合肌群的收缩。发病多在2-14岁之间,男孩多于女孩。
儿童抽动症如何预防:
在患儿抽动症发生时应给予忽视,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从而避免患儿抽动症状被强化。这是儿童抽动症预防方法之一。
不要在患儿面前说抽动症难治,要让孩子相信抽动症是可以治好的,要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让孩子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这是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之二。
应与学校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病情,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这是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之三。
积极预防感冒等上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发生。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儿童抽动症发生或症状复发、加重。
抽动症的四大认知错误:
1.惊慌失措,病急乱投医:许多患儿一旦得了抽动症,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惊慌与恐惧,求治心切,往往病急乱投医,接受许多不科学、不正当的治疗,结果抽动症非但没有治好,反而越来越严重,而且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失治、误治,给患儿带来终生痛苦。
2.滥用西药,治标不治本:一些患儿服用西药,开始可能有效果,一旦停药,但往往会很快复发,且一旦复发躯体就会产生耐药性,药物剂量不断增多,副作用相对越来越大,给患儿精神和躯体带来非常大的痛苦,传统治疗办法仅作表面文章,没有解决抽动症的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升高,脑内生物电短路这个实质性问题,可以说是无源之水,没有从源头解决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有效治疗抽动症。
3.迷信偏方,病情反加重:一部分抽动症患儿家长是各种偏方的迷信者,他们不去选择专业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却四处收集民间各种治疗抽动症的偏方,并不断按照偏方去进行尝试,不少人出现过敏、无效,这样不但延误病情,给后期治疗带来了困难,有些甚至出现毒副作用。
4.置之不理,失去信心:一些患儿经多方不规范治疗,导致抽动症反复发作,家长认为抽动症是“不治之症”,认为治了也白治,于是干脆不治;也有些患儿家长以为孩子眨眼、扭颈、耸肩说脏话等,以为孩子是调皮故意这样,于是对此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两者都给抽动症的“深层入侵”提供了契机,增加了治疗难度。
温馨提示:不正确的治疗和不全面的治疗措施都是会导致抽动症患儿的病情加重,所以在不能确定怎么做才能治愈疾病的时候,不要盲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