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科综合

小儿遗尿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导读:②遗尿症严重程度:5~6岁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③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

小儿遗尿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专家为我们进行解答。

一、国内标准

须符合以下3项:①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反复有不自主排尿(日间或夜间);②遗尿症严重程度:5~6岁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③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

二、国际标准

3岁以内小儿夜间无意识尿床,属正常生理、心理现象。国际一的诊断标准是:5-6岁儿童每月至少尿床两次,再大些儿童每月至少尿床一次,才诊断为遗尿症据临床,16%左右的遗尿患者具有器质性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包皮过长等,而90%右的遗尿患者则是由心理因素造成。这些心理因素是:

其一、婴幼儿时期排尿习惯不良。比如,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幼儿从小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晚上常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反正不排尿就不让孩子离开便盆,这就使孩子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不利于培养孩子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其二、婴幼儿时期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地震、洪水、火灾、车祸等意外灾害造成亲人的伤亡;父母离婚,造成家庭破裂;孩子与母亲长期隔离,又没有其他成人给予感情上的补偿及生活上的照顾等。

其三、不良的心理特征。遗尿的儿童,常有诸如孤僻、忧郁、自卑之类性格。当生活中发生某些重大变化,如入学,他们很不习惯,加上老师的严要求,终日思想负担过重而造成遗尿。

其四、不良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尿湿被褥,往往辱骂、痛打孩子,反而加重了孩子的情绪紧张,产生了羞愧感和罪咎感,容易再次出现遗尿而形成恶性循环。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