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在人体内扮演着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制造胆汁等功能,在人体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体肝脏一旦受损就会导致身体机能出现异常,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可出现多种症状,其主要症状如下:
第一,血浆蛋白的含量改变。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酶、凝血酶原等。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受损后,血浆蛋白的含量会出现明显改变,具体症状具体包括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减少等三个方面。
第二,消化道症状。慢性乙肝肝功能受损后,一般有恶心、厌油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眼睛发黄,皮肤发黄的症状,患者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应该及时诊疗。
第三,血糖变化。肝脏参与糖代谢的目的是使肝糖原与血糖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使血糖浓度维持一定的水平。当肝细胞发生弥漫性的严重损害时,肝糖原会出现合成障碍及贮存减少的情形,从而牵连血糖变化,造成低血糖症,此时患者可有浑身无力、精神不济、容易疲乏、头晕、昏迷等肝功能受损症状。
第四,肝区疼痛。乙肝患者肝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有些人会出现肝区疼痛的症状,这是肝细胞严重受损的表现,患者除了肝区疼痛外还会伴随着其他其他症状。
第五,胆固醇变化。人体内的胆固醇,大多数由人体自己合成,胆固醇一旦合成,就会在人体内进行一列些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均与肝脏密切相关,当肝功能受损时,胆固醇的合成、酯化、排泄等过程也会随之发生障碍,患者会出现头昏、偏头痛、四肢发麻、胸闷、焦躁不安、皮肤发黄等肝功能受损症状。
肝病专家指出,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受损时,其症状表现除了以上五点外,其他还有很多,而一旦患者疾病恶化,发展到重症乙肝时,随着多种并发症的出现,还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昏迷等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