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种,给你要的出现让患者的生活遭受了严重的影响,生活中要了解肝硬化的出现,及时的诊断,病毒性肝硬化症状和预防有哪些呢?
病毒性肝硬化的症状:潜伏期10~60日,平均40日。根据国内3次戊型肝炎流行调查,其潜伏期为15~75日,平均36日。成人感染多表现为临床型,儿童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一般为亚临床型。建议患者在潜伏期时若有不适感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进行病毒性肝硬化治疗,不要拖延医治时间。
病毒性病肝硬化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肝肿大,脾肿大较少见。
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孕妇感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10%~39%),可见流产与死胎,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
病毒性肝硬化者如何预防。首先,食谱应多样化,讲究色美味香及软烂可口易消化。严硬化病人的消化功能一般都有所下降,食欲不振,所以注意食谱的变化,选择一些病人喜爱的食物,讲究烹饪,可以增加病人的食欲。尽量少食多餐。肝硬化病人的消化能力降低,每次进食不宜过量,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要少食多餐,尤其是在出现腹水时。更要注意减少进食量,以免增加饱胀不适的感觉。
其次要有全面而丰富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对促进消化、保护肝脏和防止脂肪肝有重要生理作用。维生索C可促进新陈代谢并具有解毒功能。脂溶性维生素A、D、E对肝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还要有足够的热量。充足的热量可减少对蛋白质的消化,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组织蛋白的合成。肝硬化患者每日食物热量以2500-2800千卡(1kcal=4。1840kj)较为适宜。按体重计,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热量35-40千卡。
最后要有适量的蛋白质。一般每日供给100-120g。血浆蛋白减少时,则需大量补充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可供给1。5~2g,有腹水或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可增至每天每千克体重2~3g。较高的蛋白饮食对保护肝细胞、修复已损坏的肝细胞有重要意义。当血浆蛋白过低而引起腹水和水肿时,蛋白量可增加。而在肝功能严重受损或出现肝昏迷先兆症状时,则不应给予高蛋曰饮食,要严格限制进食蛋白基,以减轻肝脏负担和减少血中氨的浓度。。
得之自己患上病毒性肝硬化时,大部分患者心理都是十分害怕的,因为知道病毒性肝硬化的危害,该病严重的话可直接威胁生命健康。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可用保健工作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