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硬化 > 肝硬化常识

中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解说

导读:酒食不节:肆食肥甘,湿热聚集中焦,壅阻气机,使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湿浊内生,过度饮酒,水湿内聚,遂成鼓胀。

西医学对于肝硬化腹水的解说,相信很多人都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么,在传统中医学上,肝硬化腹水是如何发生的,中医学又是如何定义肝硬化腹水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医学早在内经时期就对肝硬化腹水有着独到的见解,最早见于《灵枢-水胀》篇云:“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对症状的描述颇为详细。现代医学所说的肝硬化或肝硬化腹水,便属于中医学“积聚”、“鼓胀”的范畴。

鼓胀的病因很多,病机复杂。中医学将其概括为几点,就病因而言,包括四个方面:

1.酒食不节:肆食肥甘,湿热聚集中焦,壅阻气机,使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湿浊内生,过度饮酒,水湿内聚,遂成鼓胀。

2.情志刺激:忧思郁怒,致使肝失疏泄,气机滞涩,日久由气入血,脉络淤阻。同时,肝气横逆,易克脾土,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遂成鼓胀。

3.虫毒感染:多由血吸虫感染,虫毒阻塞经隧,脉道不通,迁延失治,日久肝脾两伤,形成癥积;气滞血瘀,清浊相混,水液停聚,乃成鼓胀。

4.病后续发:凡他病伤及肝脾,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者,均有续发鼓胀的可能。如黄疸日久,湿热日久,湿热或者寒湿蕴阻,肝脾受损,气滞血瘀;或腹中癥积不愈,气滞血结,脉络阻塞,正气耗伤等,均可形成鼓胀。

由上述内容可见,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首先应辨别虚实标本的主次。标实者当辨气滞、血瘀、水湿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者当辨阴虚与阳虚的不同,分别采用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

以上就是中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解说,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肝硬化腹水患者理智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