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的症状。分门静脉肝硬化、坏死后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三种类型。小儿肝硬化发病较少。引起小儿肝硬化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新生儿肝炎、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肝吸虫病、半乳糖血症、肝型糖原累积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以及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判别儿童是否得肝硬化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病史起病隐匿,可有新生儿肝炎、传染性肝炎或肝豆状核变性病史。
(二)症状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规则腹泻,消瘦等。
(三)体征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肝脏早期稍大,晚期缩小。
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蛋白正常或降低,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发生门静脉高压者血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减少
另外有些辅助检查可以帮助判别,例如B型超声波检查可提示诊断。食道钡餐透视检查如发现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的阳性X线征,有决定性诊断意义,但阴性也不能排除肝硬化。而肝活检有确诊意义,但仅用于高度怀疑和经各项检查而诊断未明确的病例。